【爱国奉献 建功立业】:持续奋斗兴产业,带领乡亲共致富

2020-05-31 15:22:46 来源:旬阳党建 作者:本站编辑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庞再均,是旬阳县桐木镇青山村丰茂生态养殖现代农业园区负责人。多年来,他始终秉承奋斗者精神,心系贫困群众,带领群众为实现脱贫致富接续奋斗,在迈入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建功立业。

创业之路多磨难,打拼多年念乡土

 1973年出生的庞再均,是桐木镇青山村人,19岁便拜别父母乡亲,开启出门打拼之路。此后的22年里,先后做过缝纫工、当过库管员、跑过销售、干过工程……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他成为了别人眼中羡慕的包工头,经济宽裕、家庭幸福。

 2015年春节,青山村村支书杨峰对庞再均谈起家乡需要他回来发展的想法。庞再均再三思量后对妻子说:“我家祖祖辈辈是农民,这里就是我的根,父母也上了年纪,我漂泊了这么多年,很想回去和乡亲们一起发展。”

  情系乡土的大爱之情和家人的支持使他毅然放弃舒适的生活,回乡谋发展。经过考察,他发现村里每家每户都有养猪的经验,便萌生了以养殖厂为基础来创办现代化农业园区的想法。

一波三折养猪路,熬过寒冬终是春

 说干就干,庞再均开始规划厂区,办理手续、注册登记。直到20173月,厂区建好,第一批30头母猪进厂繁育,并发放给周边19户村民25头黑猪,一起发展特色养殖,还流转了100亩土地建立拐枣林,总投资已达200万。2018年元月,农业园区被县政府命名为“县级园区”,补助20万元,给了庞再均极大的信心和鼓舞。随即投资45万元来扩大养殖规模,改建完成了附近30户村民的标准化圈舍,并每户补4000元,带动大家齐心发展养殖,共同致富。

  同年底,正当准备出栏回笼资金时,却遭遇市场和大雪环境的影响,猪价急速下降。“当时给我4.5元一斤,说实话连饲料钱都不够。可是我不卖也得卖,因为不管是继续喂养还是低价出售都是赔。”庞再均眼眶泛起泪花。历经此次冲击,资金回笼无望,加盖圈舍也无法实现,原本的发展规划戛然叫停,庞再均也一度陷入了困境。“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我没有想过放弃,因为我这人认死理,我不仅要干下去,还想干好!镇政府干部屡次上门,一边鼓励我一边想法子、找出路。”庞再均回忆着。2019年元月,不服输的他又加盖了400平米厂区,并引进了一批种猪,改造了30户的标准化圈舍,继续每户补4000元,再次投入160万元。  10月份,一个渭南的养殖户找我买101头仔猪,1200元一头。签合同的时候,我高兴坏了!”庞再均喜笑颜开。20193月,农业园区被命名为“市级园区”。同期,又流转了200亩土地扩大拐枣林。目前,圈舍里有165头仔猪,80头育肥猪,45头母猪。今年元月,已签订一份150头仔猪的订单,预计2020年能有一个可观的收入。

    勤劳的人总会受到好运的眷顾。元月初,庞再均就已经备好接下来2个月的饲料,极大地降低了新冠肺炎疫情对园区的影响。庞再均用自己笃定的坚持、顽强的毅力熬过了养殖厂的“冬天”,迎来了充满希望的“春天”。

致富不忘本,真情报乡亲

“多亏了再均让我来这上班,喂养、清理这些活儿我干得很顺手,不仅每月能挣2000多块钱,还能照顾家里,我心里又开心又感激!”青山村七组42岁的张晓红露出满意的笑容。“刚开始的时候,我想着改建猪圈费力又花钱。改造完成后,平均每头猪比之前重了30多斤,2018年我卖了7头猪,收入2万余元。”七组年过花甲的贫困户王志家说,“现在想想,真是感谢均娃!”

 通过多年的自学请教和实践里的摸索,庞再均现在听着猪叫,都能从一群猪中挑出感冒需要治疗的那一头来,再通过摸摸耳朵等细节观察,便可以对症下药,加以科学管护。庞再均致富不忘众乡邻。2015年至今,先后担任青山村监委会主任和文书,2019年成立青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时,他主动请缨担任理事。一方面吸纳附近的贫困户到园区务工,动员养猪户改建封闭式圈舍,实施科学养殖,带动未脱贫户增收脱贫、已脱贫户脱贫不返贫;另一方面,申请“村社合一”项目资金40万元,投资养殖业和拐枣林产业发展,20196月一次性分红3万元。

“今年,村上空了300多亩地,我想流转过来种上花椒,一是可以把猪厂的有机肥利用上;二是能吸纳附近更多的闲散劳动力务工。另外,我打算再发展20户圈舍改造,完成总体80户的任务,把青山村的养殖产业真正带起来。”庞再均一脸憧憬,信心满满地说。

情系乡土,大爱无言。庞再均憨厚不服输的精神,四邻八乡人人夸,激励着大家纷纷走上产业发展的致富之路。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