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 看垃圾如何变废为宝

2020-06-29 10:01:00 来源:北京市密云区人民政府 作者:北京市密云区委网信办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如今,垃圾分类已成为密云人时尚生活的一部分,积极履行分类责任的市民非常关心,辛苦分出的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终端究竟是如何处理的?带着这个问题,小编探访了密云区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看垃圾如何变废为宝。

上午十点,一辆辆装载垃圾的密闭车缓缓开进密云区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这里是密云区厨余垃圾、其他垃圾的定点处理地,其处理能力覆盖了全区所有镇街。自今年5月1日《北京市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实施以来,这里的负责人最直接感受到了垃圾分类带来的变化。

密云区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负责人谷长海:我们按照2019年的数据,厨余垃圾平均每天是3吨左右。到今年5月1日实行垃圾分类以来,五月份平均每天的厨余垃圾4吨多,到六月份现在平均每天产生量大约是13吨,单日最高量达到了18.5吨。就是说,现在厨余垃圾在垃圾分类之后量是明显增加,我们垃圾分类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据了解,中国居民生活垃圾中,厨余垃圾占比达60%。这些油腻的厨余垃圾可以通过适当的处理工艺变废为宝。在密云区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厨余垃圾从餐厨库房进到接收料斗之后,经过固液分离,将有机料液通过三相提油工艺,处理变成生物柴油、污水、固渣资源,进行循环利用。

密云区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餐厨垃圾处理厂 娄得月:加热过的浆料进行三相提油,油项去到专业的化工厂当做原料,水项去到污水处理厂经过处理后循环使用,渣项去到发电厂发电作为原料使用。

密云区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不仅承担着全区的厨余垃圾处理任务,还承担着全区所有其他垃圾的专业处理。其他垃圾在高温下焚烧,实现无菌处理,并利用热能产生电能,实现再生资源有效利用。

密云区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生产负责人 熊伟:我们每天接收密云区的生活垃圾530到560吨左右,每天能发的电就是20万度。去掉25%的自用电之后,剩下的75%能全部上网,满足密云区企业和居民的用电。

粗略计算,焚烧1吨垃圾可转化为350度电,供一户三口之家居家使用一个月。垃圾焚烧厂每天处理焚烧600吨生活垃圾,可转化21万度电,供600户家庭使用一个月。

自5月1日至6月23日,密云区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共消纳处理生活垃圾29624.19吨,餐厨(含厨余)垃圾2288.68吨,粪便4434.8吨,发电1271.76万度,上网电量965.40万度。实现了垃圾的无害化、资源化和减量化处理。

文:卢安拿

摄:蔡立军

编辑:杨皓月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