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拉镇东风村: 大胆革新探路子 齐心协力破难关

2020-09-17 10:48:22 来源: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作者:赵宇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党支部领办的种植合作社辣椒获丰收


  近年来,海拉镇东风村为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积极探索了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新模式,坚定“四心”,实现了村民由单打独斗向抱团发展的转变,为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打下基础。

坚定信心 解决不敢尝试的问题

  东风村以前主要以玉米、马铃薯等传统农作物为主,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存在一个“怕”字。想要调减传统低效产业,增加群众收入,就要敢于尝试、敢于突破、敢于革新。对于东风村的产业困局,村党支部组织召开4次党员大会,在东风村自然条件恶劣的情况下,他们顶着困难勇敢迈出了第一步。

下足恒心 解决管理不细的问题

  为了做到管理精细高效,党支部带领合作社决定每半月联系村领导组织战斗小组成员、合作社相关人员召开1次例会,研究分析解决难题。合作社每周开一次会研究解决具体管理细节。

  合作社内部本着便于管理的原则,把基地分为4大区域,每一区域明确一名党员和一名合作社人员作为具体管理人员,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

汇聚关心 解决资源不足的问题

  东风村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得到了有关单位的支持,将该基地纳入全县规模种植基地,并垫付土地流转费;联系海拉镇的县级领导以及海拉镇党政主要领导多次到基地调研指导工作,帮助解决困难难题;海拉镇出资10万元用于该基地水路设施配套建设;威宁公路管理段引进企业捐赠资金5万元帮助实施产业水配套建设;海拉信用社为合作社办理了15万元的贷款。

拿出诚心 解决群众不信任的问题

  基地发展的成败的关键因素在于群众是否理解支持。在600亩蔬菜基地建设初期,多数群众不理解不信任也不支持,不流转土地,也不参与入股。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村党支部带领逐一突破。通过深入群众调研发现,不信任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原合作社选择种植品种不恰当造成失败,于是更换品种“川椒19号” “川椒19号”平均一株产3斤,好的一株可结120余个辣椒。

  种好,管好,还得帮助农户卖好。海拉镇联系村领导带队到外地考察公司,并签订了每市斤1元的保底价,解决了卖不掉的后顾之忧,给合作社和农户吃了一颗定心丸。

  同时,海拉镇启动产业水配套设施建设和产业路修建。为了消除群众疑虑,在村党支部的引领下,22名党员示范带动,积极入股,其中4名党员就合计入股了37万元,并采取“1个党员发动5户”的方式开展群众动员工作。

  截至目前,合作社有入社社民1184人,涉及296户,贫困户182户全部入社,建成蔬菜基地603亩,预计年产出辣椒约80万斤,总产值约90万元,除去成本和分红外,积累村集体经济可达20余万元,能带动贫困户人均增收1300余元,为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