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辉山“别样红”

2020-03-27 14:06:00 来源:涡阳县人民政府 作者:消息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涡阳县辉山村位于淮北平原腹地,北淝河畔,东临淮北市濉溪县,南接蒙城县,是一个“一脚踏两市,鸡鸣听三县”的古村落,境内有辉山而得名。村域面积6.2平方公里,辖10个自然村,14个村民组,1142户5106人。村党委下设3个党支部,12个党小组,共有党员126人。2019年,村集体固定资产达1300万元,经营性资产970万元,集体经济收入达到96.3万元。

五年前,该村班子软弱涣散,经济发展严重滞后,村集体负债78万元,是全县出了名的“烂村”。随着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的强力推进,村“两委”齐心协力,并肩作战,让辉山村浴火重生,华丽转身,走出了一条不同寻常之路。

传承红色基因,焕发“新生机”

说起辉山村的过去,大家能说上一箩筐,但说来说去,始终离不开一个“穷”字。村“两委”走村入户与党员、群众交心谈心,大家一致认为,辉山村最大的优势、最大的资源还是村里的红色资源。辉山烈士陵园位于该村的东北部,占地102亩,为悼念新四军第4师第11旅抗日殉国的300余名烈士而建,亳州、淮北及宿州地区最早、最大的抗日烈士陵园。系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县干部教育培训基础。

如何唤醒这笔红色资源,让落后的辉山村真正“红”起来。村“两委”提出以旅游产业带动发展集体经济的思路,积极探索休闲农业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契合,农旅结合,一、二、三产融合新模式,走生态绿色发展之路。在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的同时,与县建投公司达成战略合作,投入7000多万元改善提升基础设施,以“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为建设理念,整修了战地医院、新四军四师指挥部、忠烈祠、丁永年故居等红色旅游景点,致力打造“英雄筑梦·美丽辉山”。同时,结合红色元素,开发出系列红色产品。

在规划和建筑风貌设计上,保持当地文化特征,尽可能恢复传统文化标识,结合地形和建筑功能,充分考虑乡村田园生活的元素,打造具有历史记忆和地域特色的休闲旅游服务型村庄。

整合红色资源,讲好“新故事”

辉山村依托村内水系交错,结合当地农业资源优势,流转130亩土地种植荷花,打造“荷塘月色”。流转487亩土地发展黄金梨、软籽石榴、黄桃等果树,发展观光农业吸引游客,带动集体经济发展。围绕保护历史古迹,先后对“振兴大街”、辉山忠烈小学、辉山小院及烤茶房进行改造,提升乡村旅游品位。

村党委抓住全县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机遇,积极争取红色旅游项目。与涡阳乐行城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成立辉山旅游责任有限公司,合作开发辉山旅游,将村属集体土地、荒坡荒沟等固定资产进行整合,初步评估1000万元用于入股发展,收益按照4:6比例进行分红,实现资产升值和集体增收。首届辉山村民俗文化节仅三天时间就接待县内外游客12万人次,一时间,小小的辉山村“人满为患”、热闹非凡。

漫步辉山村振兴大街,一幕幕红色记忆涌向心头。近年来,辉山村党委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注重在“带”字上做好“红色”文章。侯虎,作为辉山村第一个回乡创业的的年轻党员,他投资创办辉山村第一家民俗餐厅——红色记忆。走进餐厅,满是浓浓的红色味道,一下子就将顾客拉回到火热的革命年代。侯传武,辉山村的老书记,创办了集住宿、阅读、字画交流为一体的“老书记书屋”。在他们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开起了餐厅、旅馆,还有人做起了电商,专门销售农副产品和红色文化旅游产品。通过农旅融合,辉山村产业日益兴旺,村民生活越来越富裕。

坚持红色发展,重塑“新辉煌”

辉山村因势利导,积极搭建创业就业实践平台,邀请电商专家开展新农人电商知识的培训,提高返乡农民工、大学生村官、网商、专业技术人员、大学生尤其是经济困难学生的创业能力,助推小农经济发展,致力于打造国家级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

成立全县首个以内置金融为核心的专业合作社,20万元政策扶持资金作为启动资金,近百名老人缴纳股金,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壮大集体经济。在原有农家乐基础上进行改造美观,通过产业扶持,建好红色记忆外的其它乡宿示范户,带动旅游休闲住宿业态,如今辉山村有5家饭店、3家民宿。设计辉山村特有农产品品牌和文创旅游纪念品300余种,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农业产业层次和收益水平。

2019年,该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96.3万元,人均纯收入18401元,成功实现“村出列、户脱贫”,让贫困成为记忆。先后荣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中国美丽乡村百佳村”、“中国十大乡村振兴示范村”、中国村庄2019特色村。

坚持红色旅游发展,不仅为辉山村的集体经济带来了丰厚的收入,也让辉山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看到这一可喜的变化,辉山人无不欣喜地说:红色旅游,真正让我们的日子“红”了起来。

辉山村将加大土地流转力度,积极发展现代观光农业,把村落的保护和美丽乡村建设相融合,打造具有历史记忆和地域特色的休闲旅游服务型村庄,真正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力争到2020年底,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0万元以上,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万元。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辉山村在村党委的带领下,村“两委”团结奋进,敢于担当,依托丰富而厚重的红色文化资源,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唱响“红色旅游经”,将红色资源转化为农村发展的活力和乡村振兴的动力,实现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富裕,一跃成为全县村集体发展的“排头兵”。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