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浔阳街道:忆峥嵘岁月 铭使命担当

2020-11-03 08:00:00 来源:桃源新闻网 作者:李军ty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我们志愿军翻山过水很能吃苦,对方装备好,但都是纸老虎。”

“入朝的时候,国家刚结束多年战争,一穷二白,但我们就是凭一股劲,打赢了强大的敌人。”

“我只是一个平凡的小兵。”

phpKx6Hu7

11月2日,桃源县浔阳街道大会议室座无隙地。街道全体党员干部和18个村居宣传委员,仔细倾听谢自然老人讲述亲身经历的抗美援朝故事,动容之处全场掌声雷动。

出生于1933年9月的谢自然,是桃源县浔阳街道尧河社区人,如今已有87岁。他真正作为战士的时间,实际上只有1949-1953,4年光景。而这4年,是老人家生命中至关重要的时光。

“1950年10月23日,我随部队,从新义州跨过了鸭绿江。这一天我永远不会忘。”

跨江的时候,谢自然才刚满17岁。比同龄人高大的他,是打机枪的一把好手,经常被安排参加突击任务。他也因为适应力强,迅速学会了朝鲜话,也在侦察连工作一段时间。

“那个冬天特别冷,有些人耳朵都冻掉了。跟我们带路的当地老百姓,一夜过去,结的‘冰胡子’能到胸口那么长。”

“打防御战的时候是6月份,天特别热,战场上的血腥气,重得让人吃不下饭。我们都是白天挖战壕,晚上战斗。”

“我们就是要打胜仗!”

在谢老的描述中,在场的所有听众,都感受到了战火硝烟的残酷、敌我力量的悬殊、志愿军战士的勇敢顽强和对祖国的忠诚。但最揪人心魄的,是谢老讲述的,他亲身经历的“炸坦克”的任务。

临津江战役后,部队依旧与美国骑1师对战。山地战,美军的全机械部队并不太占优势,但强劲的坦克攻击,让谢老所在39军防守也十分艰难。“当时有架坦克,前面两挺机枪,打得人抬不起头。如果不炸掉,它就会一直打到我们的阵地上。”

师部下命令,成立11人的爆破小组。谢自然作为唯一一名团员,与其余10名党员一起,排成了一列纵队,准备突击去炸坦克。谢自然被编在第9位。

2根爆破筒,捆进20斤炸药包。一名战士抱着炸药包冲上去,被机枪打中倒下了,后面战士接着上。炸药包距离坦克越来越近,牺牲在战士却已有7个。

等第8个战士上的时候,坦克刚好开到了低洼处,斜插方位让机枪有了死角,战士沿着地沟找到空隙,才将炸药包插进了坦克履带。拉线,翻身滚落,爆炸,行动终于成功了。

谢自然:“炸弹的威力很大,离得近的人,听到爆炸的声音,心都惊得死。那第8位战士,后面我不知道他的情况了,但是哪怕没有死,肯定也被炸残了。”

战友的牺牲在眼前,死亡也离自己那样近。面对这样紧迫的场面,谢自然当时心里想的却很简单。“没有恐慌没有悲痛,我一直在认真看地形,想着如果到自己了,我该走什么路线才靠近坦克。……来这里就是准备赴死去的。我心里只有完成任务的想法,其他的想法都没有。”

因为这次行动,谢自然被记二等功。

1952年10月,为救新兵,谢自然被炮弹炸伤后背、炸断肋骨。经过四次手术,才逐渐康复。谢自然因伤退役,结束了军旅生涯。

谢老说,从战场上回来,他不觉得捡回来了条命,而是非常遗憾自己的物品被永远的落在了朝鲜。这里面有他的二等功奖章,还有所有的生活物件。唯独一枚“志愿军出国抗美援朝纪念章”被他一直紧紧攒在手里,才没有丢失。

说到这里的时候,人们才注意到,这位已近鲐背之年的老人一身橄榄绿的军装,胸口佩戴的正是那枚已褪去光华的“志愿军出国抗美援朝纪念章”,不仅如此,在那旁边,“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璀璨耀眼。

不到一个小时,谢老的回忆结束了。在这其间,他重复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我不是什么英雄,我只是一个平凡的小兵”。而在场所有人,都纷纷感受到了,这份“平凡”中的不平凡。

无数先辈的流血牺牲才换来了如今的幸福生活,“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锻造舍生忘死、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上完这堂特殊党课,党员干部个个心潮澎湃。


来源:桃源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郭婧

编辑:李军-ty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