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江县名的由来

2017-12-21 21:46:39 来源:蒲江公众信息网 作者:文广局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蒲江县名的由来


牧野之战战场图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领各地诸侯,发动“牧野之战”。这支讨伐商纣的大军中,有一支是来自西南地区的古老民族——濮人组成的。今蒲江地区是濮人的生活区域之一,文字学家考证,“蒲”为“濮”字的转音,实为一义。“蒲江”之名,与先秦时期生活此地的濮人,存在莫大的渊源。

秦国灭蜀后,在蒲江河流域之北设蒲阳县(据考治地在今邛崃县牟礼乡永丰村旧名“新场”)。依中国阴阳学说,“山南为阳,水北为阳”,显然蒲阳县之名与蒲江河密切相关。至少,在战国末期,“蒲江”两字就已经出现“蒲”字,至今已经有2300多年的历史。

“蒲江”两字的最早出现是在西汉“孝宣帝地节三年”(公元前107),最早记载的文献是东晋常璩《华阳国志》。该书撰写于晋穆帝永和四年至永和十年(348-354),关于“蒲江”有两处记载。



常璩《华阳国志》


其一“孝宣帝地节三年,罢汶山郡,置北部都尉。时又穿临邛蒲江盐井二十所,增置盐铁官。”

其二,武阳县“郡治有王乔彭祖祠,蒲江大堰灌郡下六水门。”

西汉宣帝地节的年号在公元前2世纪。依此记载,“蒲江”两字的最早出现当不会迟于西汉。当然,《华阳国志》中“临邛蒲江”“蒲江大堰”指的是古时的蒲江河流域。“蒲江”两字的出现,迄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可考之最早的确切文献记载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

《隋书》记载:“蒲江西魏置。曰广定,及置蒲原郡。”蒲江建县,始于西魏恭帝元年(554),曰“广定”,属邛州蒲原郡。县境建县的历史已有1400多年。

《旧唐书》记载:“蒲江,汉临邛县地。后魏置广定县,隋改为蒲江,南枕蒲水故也。”隋仁寿元年(601),改广定曰蒲江。因境内有蒲水两岸盛产蒲草,“江以草为名,县以江为名”,“以南枕蒲水故”,因此称为蒲江。然而,为什么当时不沿用旧名,一定要改县名呢?这里还有一段故事。蒲江县名称的由来与历史上的暴君隋炀帝杨广有关。

中国古代的避讳现象,大约起于周,成于秦,盛于隋唐宋,至清代更趋完密。那时,人们对皇帝或尊长是不能直呼或直书其名的,否则就有因犯讳而坐牢甚至丢脑袋的危险。这样一来,中国历史上就出现不少把人名、地名或事物名称改头换面的奇怪现象。



隋炀帝杨广画像


杨广(569618),隋文帝次子,他杀死文帝及兄长杨勇后继位。他做了14年的皇帝,在江都(今江苏扬州市)被部下宇文化及发动兵变缢杀,终年50岁,葬于今扬州市西北。

杨广在当皇帝之前,隋文帝于开皇二十年(公元600年)废太子杨勇为庶人,改立杨广为太子。为避讳,天下州县,含“广”字,必须重新易名。故而,终隋一朝,全国郡县、职官、宫室、书籍等名称均不带“广”字,此可谓“天下无‘广’”。

于是,隋仁寿元年(601),改广定曰蒲江。蒲江县名一直延续到今天,有1400余年的历史。除此,今四川地区的广阳避名为汶山(今四川茂县),广都为双流(今四川双流县),广通为通义(今四川眉山市东坡区),广年为左封(今四川黑水县东南),南广为南溪(今四川南溪县)。

这就是蒲江县名的由来。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