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溪是炎帝最早发现茶叶的地方

2020-12-03 08:00:00 来源:资兴市人民政府 作者:消息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资兴市汤溪镇,这个山区小镇在中国版图上很难找到,远古时期却是中华始祖炎帝神农氏的栖居之地。

    地处罗霄山脉中段的汤溪是块神奇的土地,国土面积189平方公里。总人口1.3万,全乡地貌呈高山峡谷状。除了两条丁字形的峡谷,周边全部是海拔高度在900米以上的高山。蜿蜒曲折的洣水河两岸,拥有国家名茶“狗脑贡茶”基地2万亩和多处天然温泉。一簇簇、一处处灼热的温泉汇聚成溪向西流去,所以古时称这里为汤边。漫山遍野的茶林,更为这方风水宝地增添了不少诱人的神秘色彩。现在汤边已成为汤溪镇镇政府所在地的一个繁华小镇。

    汤溪镇是中华始祖炎帝尝百草走过的地方,是炎帝最早发现茶叶的地方。炎帝选择汤溪尝百草,是因汤溪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吸引了他在这里栖息下来。汤溪四季温和,雨量充沛,万木葱茏,百草茂盛。现保存有炎帝温泉,狗脑山野茶,狗脑石等遗址。是炎帝寿终之地,农耕文化的源头之一,一条洣水河宛延直下,距离炎帝陵20多公里,是炎帝之陵充满传奇色彩的洣水河的源头。

    相传炎帝在狗脑山一带采药误食毒草,头晕腹胀,无意中在身边灌木中抓了一把嫩叶放在口里咀嚼,即刻神志清醒,满目清怡。茶就这样被炎帝当作“救命草”,问鼎于世。

    炎帝在汤溪教民种茶、釆茶,这里具备优越的气候和土壤环境。太阳辐射较弱,降雨量多,气温在10℃到20℃之间,非常适宜茶叶树的生长。天长日久,让这里成为了千年国饮之源,与之而生的茶艺、茶俗也伴随着茶祖炎帝足迹,风靡大江南北,流传千古。汤溪2000多年的种茶、制茶、饮茶史,奠定了深厚的茶文化根基,让生于斯、长于斯的汤溪人,深深烙下茶的淳朴:淡泊、宁静、谦和、内敛的性格,把中华农耕文明的茶文化发挥得淋漓尽致。

    “狗脑茶”到了宋代就成了皇宫贡品,饮誉江南。据《资兴史志》记载,宋元丰七年,汤市秋田一金姓人士中了进士,为感皇恩进献“狗脑茶”,皇帝喝后龙颜大悦,赞不绝口,从那时起,狗脑茶被定为皇宫贡品,每年必贡,“狗脑贡茶”由此得名。

    狗脑贡茶,千年国饮的源头。其间茶村、茶坊、茶寨、茶亭等,一个个与茶有关的村名、山名,刻写着一部厚厚的茶史;蕴含着深厚的茶文化,一山一水,一坡一坎,一村一寨,一泉一亭,一器一物,无不留下脍炙人口的神话传说。茶话、茶艺和茶的高雅神韵走进千家万户,商贾云集,狗脑贡茶名声大振,行销大江南北。于是后来就有了一部陆羽的《茶经》,流芳千古。

    炎帝在汤溪尝百草,发现这里地下冒出的水竟是热的,他觉得此水可以利用,就砌石为井用以沐浴。通过一段时间的体验,他惊喜地发现经热水沐浴后,不但能舒经活络,增强体质,还能治愈很多疾病。后来炎帝将草药和温泉传授于人间,造福千秋万代。

    炎帝采药时由于误尝了“断肠草”,在茶陵不幸中毒身亡。炎帝死后,随行的大臣商量给他办丧事。从臣胡真官说:“炎帝一生为百姓操劳,死后应该让他好好安息。资兴汤市温泉很多,是他沐浴的地方,冬天十分暖和,他的爱犬也是葬在汤市,还是把炎帝安葬在汤市。运送炎帝的灵柩是由船和木排组成长队。在前往汤边的途中,洣水中的苍龙为报答炎帝的救命之恩,掀起了狂风巨浪,把载着炎帝灵柩的木排卷入了洣水,迎葬炎帝于水下龙宫。为了方便百姓祭奠和瞻仰,胡真官等臣为炎帝在米水河畔的鹿原坡另建了一座陵墓,就是现在万民瞻仰的炎帝陵。现在,洣水河岸的皮石乡柳树垅到汤市乡的汤边一带,怪石高耸,神奇莫测,传说就是为炎帝殉葬的三千只羊、三千头牛、三千匹马变成的。柳树垅的响鼓坳,据说是迎葬炎帝时鼓乐队到达的地方。站在坳口上,至今犹听到隐隐的鼓乐之声。

    炎帝死后,根据晋代皇甫谧撰写的《帝王世纪》“炎帝在位一百二十年而崩,葬长沙。”宋代罗泌撰《路史》就记述得更具体,炎帝“崩葬长沙茶乡之尾,”这个茶乡之尾即洣水之源的汤溪,距炎陵县鹿原坡炎帝陵仅20公里。

    炎帝尝百草足迹遍及湘南大地,倡导“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炎帝的“道骨”灌注了道文化的精髓,将自然境界、人生境界、功利境界、天地境界和道德境界融为一体。是道家文化的源头之一。

    汤边,用始祖沐浴之地命名,数千年一脉永恒。有传说、有故事、有遗址,在资兴各地代代相传,熏陶教化,生生不息。汤溪,千百年来浸润在炎帝的传说里,传承炎帝千年不变的精神。如今,炎帝温泉已名声远播,狗脑贡茶已经成为知名品牌行销海内外,汤溪也因炎帝的传说名声大振。汤溪镇(原汤市乡)每两年举行一届炎帝祭祀大典,赋予了炎帝温泉、狗脑贡茶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吸引着省内外炎黄子孙慕名前来拜谒炎帝遗迹,沐浴温泉,祭祀始祖,重温原始的农耕文明。形成了资兴独特的神农文化品牌。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