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行政区划

2010-04-30 14:36:47 来源:行政区划网 作者:消息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民国2年(1913),迤西道改为滇西道,宾川州改为宾川县,属滇西道;同年,海东、海南2耆划归赵州(今凤仪)。全县设五区,即:东区(驻地平川,辖平川者村庄);南区(驻地排营,辖海南、海东、排营、莉村等耆村庄);西区(驻地挖色,辖挖色、康廊两耆村庄);北区(驻地牛井,辖牛东、牛西、炼洞、力角等耆村庄);中区(驻地宾居,辖宾东、宾西、直隶等耆村庄)。
  民国3年(1914),滇西道改称腾越道,宾川县属腾越道。民国8年(1919),海东、海南划归宾川县。民国9年(1920),全县面积为34200方里(1方里约等于0.33平方千米)。民国17年(1928),县公署改称县政府。民国18年(1929),废腾越道直属省。
  民国21年(1932),各区成立区公所,下辖乡镇,计5区49乡镇。第一区:平川镇、盘龙乡、康宁乡、波泮乡、云护乡(钟英)、葆和乡、四屏乡。第二区:令山镇(排营)、文洱乡、玉龙乡、三曲乡、双泉乡、莲花乡、和璧乡、毓秀乡。第三区:挖色镇、鸡山镇、双廊乡、长育乡、康青乡、大成乡、乐利乡、宝丰乡、沧湖乡。第四区:牛井镇、义交镇(力角)、钟山镇、炼洞镇、龙泉镇、华盖乡、觐光乡、金旬乡、太和乡、江尾乡、彩凤乡。第五区:象山镇(宾居)、钟英镇(州城)、中和镇、大罗乡、新罗乡、新民乡、铁城乡、玉泉乡、龙邑乡、乌龙乡、伏龙乡、龙门乡、丰乐乡、蛟起乡。
  民国22年(1933),乡镇下推行阊邻制,宾川阊邻数据不详。民国29年(1940)推行保甲制度,废区扩大乡镇,整编保甲,全县设7镇、9乡、139保、1385甲。各镇、乡、保、甲如下:钟英镇辖9保83甲,五星镇(牛井)辖13保126甲,象山镇辖8保66甲,宾东镇(蹇街)辖13保122甲,平川镇辖10保108甲,令山镇辖6保59甲,挖色镇辖9保93甲,宾西乡辖8保78甲,牛东乡辖8保80甲,华盖乡(力角)辖8保75甲,炼洞乡辖8保90甲,莉村乡辖7保65甲,文龙乡辖8保75甲,康廊乡辖7保79甲,云护乡(钟英)辖7保78甲,康和乡辖10保108甲。
  民国33年(1944)全县调整为5镇5乡:平川镇、五星镇、宾西镇(宾居)、宾东镇、钟英镇,葙村乡、挖色乡、文龙乡、华盖乡、牛东乡。民国35年(1946),全县设7镇8乡。次年,把炼钟、康和各分为正、副两乡。全县有7镇10乡:钟英镇、宾东镇、象西镇(宾居)、令山镇、挖色镇、五星镇、平川镇,文龙乡、龙海乡、康廊乡、牛东乡、华盖乡、云护乡、炼钟(正)乡、炼钟(副)乡、康和(正)乡、康和(副)乡。民国37年(1948),宾川县属云南省第十行政督察区(驻鹤庆县)。同年,全县调整为7镇8乡、130保、1239甲,延续至1949年12月云南解放。即:钟英镇、宾东镇、象西镇、令山镇、挖色镇、五星镇、平川镇,文龙乡、龙海乡、康廊乡、牛东乡、华盖乡、云护乡、炼钟乡、康和乡。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