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山镇卫国村探索农村公路管养新“招”

2019-09-23 00:00:00 来源:南涧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作者:施文程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一个星期内,先后召开2个三支队伍工作例会、6个党支部会议、18个村民小组户长会、1个党员村民代表大会。无量山镇卫国村驻村扶贫工作队、村“两委”干部最近在忙啥?原来,他们紧锣密鼓、有条不紊,是在建立农村道路管养机制。

卫国村距离县城56公路,地理位置偏远、自然条件恶劣,长期以来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尤为落后。近年来,得益于县委、县政府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从根本上解决了制约发展的“群众出行难”“拿不出去、运不进来”的问题,全村通村、通组道路里程达57.5公路,其中沥青路1.5公里、水泥路21.75公里、弹石路7公里、土路27.25公里。为保证农村公路畅通,方便群众出行,卫国村结合实际,探索管养新招。

党建引领上出“实招”。坚持党员带头,充分发挥党支部的宣传力、组织力、动员力。一是支部宣传党员。宣传发动阶段,先开党员会、再开群众会,首先向党员阐明建立道路管养机制的目的、意义、思路,引导党员对道路管养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的高度认同。二是党员带动群众。管养费收缴阶段,党员带头缴费、带头动员,变干部讲为党员示范带头,对那些有思想顾虑的农户党员及时开展解疑释惑,确保应收尽收、应缴尽缴。三是党员亲自参与。将党员参与道路集中整修纳入承诺践诺事项和积分制管理重要内容,依托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每年每名至少带头参与辖区内道路整修2次。

管养体系上出“真招”。坚持分级、分层、分段管理,划出责任区、明确任务,层层压实管养责任。一是由村委会主任担任村级路长,负责组织养护管理、应急处置、路域环境整治;协助上级路长开展征迁、建设用地和县乡村路域环境整治、路产路权保护和应急处置等事项。二是下设18个段长由各村民小组长担任,为各段区内村道建设养护管理的具体责任人,配合村级路长组织段区内道路养护管理、应急处置、路域环境整治的协调,组织本村民小组群众筹集养护资金。三是设村级路管员,在村级路长的指导监督下,具体负责落实管理养护各项制度,负责全村道路病害、隐患排查、灾毁信息核查、上报,开展道路安全宣传,协助交通劝导。

机制运行上出“妙招”。坚持整合资源、分类处置,强化管养效益。一是道路大中修工程,以镇小修保养项目资金作为保障,由段长报告、路管员勘核、村级路长审核后,报镇政府组织实施。二是道路零星小修工程。优先使用群众自筹资金,不足部分调配示范村财政奖补资金,由段长报告、路管员勘核、村级路长审批,再由段长牵头、路管员协助组织实施。三是集中整修工程,由党支部牵头,支部书记和辖区段长组织,每年不少于2次,充分发动党员、群众参与(优先考虑有劳动能力的低保户),主要负责辖区道路边沟清理、涵道疏通、路面修复、行道绿化、杂物清运等。

制度保障上出“硬招”。坚持制度先行、稳妥推进,推动道路管理养护工作规范化、常态化。一是推动管养制度法约化。以党员村民代表大会形式通过《卫国村农村公路管养工作方案》和《卫国村农村公路管养制度》,让自觉参与道路管养上升为制度化、法律化的刚性约束。二是推动管护资金使用管理公开化。每笔自筹资金使用需经村级路长、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路管员、段长集体研究,共同组织验收,并将项目建设、资金使用等情况在村民小组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三是推动管养制度建设长效化。坚持边探索、边总结、边完善,每年召开2次路(段)长联席会议,分析研究制度运行存在问题,不断对现行制度进行修改完善,确保符合实际、便于执行。

截至目前,卫国村通过村民“一事一议”筹集道路养护资金13587元,18个村民小组收缴率达85%以上,其中4个村民小组实现100%收缴;通过结合上级指示精神、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制定了一套农村道路管养机制。自此,卫国村境内57.5公里通村、通组道路基本解决“无人管、无钱养、无法管”的困局,向农村道路管理养护规范化、常态化迈出新的步伐。

责任编辑:杨贵兴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