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北票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0年计划的报告(摘要)——2019年12月27日在北票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2019-12-28 08:00:00 来源:中国·北票 作者:北票新闻网信息时间20191228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李明江



  一、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预计到年末,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6%。

  (一)关于农业经济。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粮食产量达到14亿斤,新建标准化生态养殖场16处,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42个,新增农产品加工企业10家。做好抗旱防汛工作,开展农业科技培训。

  (二)关于工业经济。聚焦“161”工程,建设标房40万m2,清退标房16万m2。合力推进八个一体化建设,新建道路33.3公里,配套管网39.8公里。对外开展合资合作老企业53家,盘活“僵尸”企业21家,“六大巨型企业”日益壮大。实现“个转企”131家,“小升规”9家。推进“大学进园区进企业”,签订校地、校企合作协议20个,引进科技创新人才270人,落地转化科技成果28项。

  (三)关于服务业经济。农副产品线上线下交易实现销售收入2.2亿元,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248亿元和112亿元,旅游总收入增长19.6%。

  (四)关于项目建设和对外开放。围绕“三钱”理念,深入落实“项目管家”“项目秘书”制度,全年储备项目154个,开复工项目139个,出口创汇1.36亿元,全市争取到位项目205个。组织开展招商活动547次,签约项目89个,引进“飞地”项目130个。

  (五)关于城乡建设和生态保护。新建改造城乡道路599公里、桥梁48座,新建改造供热管路142.2公里,实施市政工程19项。实施城市供水三年行动计划,引白入北供水二期工程主体竣工。实施棚户区改造646户,安置居民933户,拆除违章建筑55万m2。打好蓝天保卫战,开展碧水行动,全面落实“河长制”,治理河道39.78公里。实现造林绿化32万亩。建设美丽示范村29个、整洁村185个。新建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6536座、水冲式公共厕所40座。新建维修乡镇垃圾填埋场4个、污水处理设施4处。

  (六)关于改革工作。一是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二是加强县乡支出预算绩效管理,全面实施“分灶吃饭”改革激励机制,三是深入推进农村各项改革。四是着力做好风险防控。

  (七)关于脱贫攻坚。新建扶贫农场6个、扶贫果园25处,扶贫车间10个、扶贫微农场47处,光伏扶贫项目并网发电10.87兆瓦,137家合作社入股土地1.8万亩。补偿贫困患者医疗费用9100万元,资助贫困学生588人,救助贫困人口5859人次,实施危房改造1043户,饮水安全扶贫解困工程41处,建设标准化村卫生室和村文化广场各24个,安置贫困家庭就业200人。24个贫困村销号、8335人实现脱贫。

  (八)关于社会事业和民生保障。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出入孵项目55个,新增各类市场主体7000家。城镇新增就业3229人,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17%和14%。高考总进线率达98.32%,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惠及3.1万名学生,全市村小教学点彻底告别“小火炉取暖”历史。深入实施“德耀北票·人文川州”行动,全面实施健康北票行动。

  二、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安排及主要工作

  (一)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打造“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格局。打造设施农业集聚区、特色农业优势区、绿色农业示范区、生态农业试验区及生猪、肉鸡养殖示范基地。实施“互联网+高质量农产品”行动,上行销售额力争实现3亿元。实现新落地开工投资5000万元以上农产品深加工项目10个以上,实现新增市级农事龙头企业5个以上。加快宏发、温氏等重点项目建设,积极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二)壮大实体经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全力建设经济开发区,积极争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强力打造飞地环保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绿色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新型生态复合肥产业集群。健全“管委会+公司”运行模式,深入实施城园八个一体化,加强落地项目运行管理。启动建设“飞地经济”环保装备产业园“三纵九横”路网。强化经济运行调度,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继续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开展合资合作企业50家以上。

  (三)培育发展现代物流,做优做强文化旅游

  实施投资5000万元以上物流项目5个以上,启动“203”工程军事训练保障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打造天鹅湖生态文明示范区,推进四合屯古生物化石博物馆改扩建工程。强化传统村落、古建筑保护开发,讲好北票故事。旅游总收入实现增长12%。

  (四)扩大对外开放,积蓄发展潜能

  深化“三钱”理念,开展招商活动500次以上,签约项目100个以上,经济开发区新落地开工投资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20个以上。兑现“分灶吃饭”鼓励政策,每个乡镇街新落地项目2个以上。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全年实施项目100个以上。

  (五)统筹城乡发展,提高整体宜居水平

  重点打造环保装备制造产业园区、港铁飞地物流产业园区、天鹅湖景区、文化行政服务中心、绿色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园区及生态环保产业园区。新改建道路361.2公里、桥梁10座,引白入北二期、配套工程及台吉新水厂输配水管路改造工程竣工投用。实施棚户区、采沉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严格落实门前“三包”制度。推动“省级森林城”提质升级,实现造林绿化14万亩。

  (六)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全面增强发展动能

  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审批时限压缩80%以上;深入实施“双随机、一公开”;全面推进“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网上可办率达到90%以上;推动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持续开展“办事难”问题专项整治。

  (七)全面巩固脱贫成果,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继续抓实扶贫“十大举措”,加快5个宏发“1+4”扶贫农场建设,新建温氏扶贫农场6处、扶贫果园11处,实施危房改造700户,建设农村饮水工程49处。稳步提高扶贫产业覆盖率,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1个以上实体项目。深入开展“十星放光彩”活动,扎实开展“万名党员干部拉手贫困户”志愿服务,加强技能培训。

  (八)着力保障改善民生,提升群众获得感

  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深化“德耀北票·人文川州”行动,实施“大病不出县”两年行动计划,加快老年康居颐养中心、养老机构维修改造项目建设。新增城镇实名制就业2600人,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建立退役军人就业信息平台。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