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辛店镇主食生产企业复工 每天保障110多万市民主食供应

2020-03-19 08:00:00 来源: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 作者:区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虽然面临着疫情带来的各种困难,但是这里每天依然是工人忙碌、机器运转、车轮滚滚。这里每天加工生产60吨面粉的馒头、花卷、豆包等主食系列产品,这里每天加工生产30吨面粉的面条系列产品,这里生产的面类主食供应着全市500多家商场超市,这里每天加工生产的面类主食可以提供给110余万首都市民群众,这里就是位于丰台区长辛店镇赵辛店村的东颐食品公司。
  过两道卡,再经过4步消毒程序才能进入生产车间
  3月13日,记者在长辛店镇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东颐食品公司,首先经过第一道值守点的检测体温、扫码、登记后才能放行。来到东颐食品公司大门第二道值守点,所有乘车人员都要下车排查身体健康情况,再次检测体温并全身消毒、登记,车辆也进行消毒后才能进入厂区大门。
  来到生产车间,透过玻璃窗看见车间里的机械转动,七八个身穿白大褂的工作人员在机械旁走马灯似的忙忙碌碌。记者在公司技术人员的引导下经过4步消毒程序进入生产车间,第一步,进入更衣室戴上头套,穿上白大褂,换上鞋,检查首饰、指甲。第二步,进入消毒间先用水冲洗双手,再用专用洗手液洗手,清水冲洗后还需要在消毒池浸泡10秒钟,再经过冲洗、烘干和酒精消毒。第三步,走进鞋底消毒池,将鞋浸泡20秒进行鞋底消毒。第四步,通过风淋室风淋后进入生产车间。
  馒头生产线1小时加工5000个馒头,1个蒸箱可以蒸900个馒头
  车间里和面机、圆形馒头生产线和刀切馒头、豆包生产线都在正常作业。“仅仅一条圆馒头生产线一个小时可以加工5000个馒头,圆形馒头是公司的特色产品。”公司品管部经理郭洪霞介绍说。目前这条生产线是国内全自动化程度最高的设备,经过自动和面、切块、称重、搓揉等程序后,自动码盘、上架,装满后将馒头坯放到全自动数控醒发箱醒发,后进行蒸制。
  蒸箱车间一排放着是6个一人多高不锈钢的全自动化数控蒸箱,蒸箱都是智能的,显示屏幕上时间和温度在跳动,工作人员将装满馒头的货架车直接推进蒸箱。“一架子可以放馒头450个,一台蒸箱放两架子馒头,一共900个,10分钟出锅。”工作人员介绍说。5、4、3、2、1,看着蒸箱显示屏上时间的跳动,10分钟时间到,“好嘞,出锅喽。”工作人员戴着手套拉开蒸箱门,热气和馒头的香味扑面而来,馒头出锅后经过两道降温程序进行降温,随后运到隔壁的分拣车间分拣包装。
  每天生产的主食系列产品和面条系列产品能保障110多万人的主食供应
  “咱们从大年初一开始一直没有休息,每天要生产60吨面粉的馒头、花卷、豆包等主食系列产品,30吨面粉的面条系列产品,供应全市家乐福、欧尚、物美、京客隆、盒马等500多家商超,保守估计也够110多万人吃的。”东颐食品公司总经理田相东说,“为了减少人员接触,安全派送,凌晨两点至五点,公司用冷藏车运送到全市500多家商场超市。”
  目前东颐食品公司复工的员工有70多人,春节期间因为人手不够,还从兄弟公司借来40多人,一方面解决了本公司缺人的问题,还帮兄弟公司解决了员工闲置开支难的问题。“兄弟公司是餐饮企业,不能复工,员工闲置开支都成了难题,我借过来以后一举两得,皆大欢喜。”田相东说,“随着复工人员的增加和消费者的需求,公司陆续恢复了烤馒头、麻酱卷、馄饨、包子等品种。”
  区政府和长辛店镇雪中送炭帮助企业复工复产
  东颐食品公司的复工复产,区政府和长辛店镇给了很多的帮助、支持和指导。“专门上门指导如何做好疫情防控如何复工,送来了口罩消毒液等防控物资,还在公司外围专门设置值守点,对进入人员检测体温,进行盘查登记,替公司把了一道关,最重要的是帮助公司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到贷款,让公司正常运转,真是雪中送炭。”
  据长辛店镇相关负责人介绍,镇政府帮助搭建银行与企业对接的平台,协调专项信贷支持,给企业资金运转注入强心剂,同时指导企业建立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完善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建立科学的复工制度;鼓励企业探索线上销售等新型商业模式,减轻疫情对企业的冲击。通过多方面努力,既保障了民生,又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得以正常运转。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