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河街道积极践行垃圾分类 平谷区已在13个街道乡镇开展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创建工作

2019-09-16 00:00:00 来源:北京市平谷区人民政府 作者:区政府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分享到

  

  北京正在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已经提出垃圾分类“四分法”,分别是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平谷区作为首都生态涵养区,积极推进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建设,制定垃圾分类日常运行管理长效机制,使垃圾分类作为一种行为方式、一种生活理念,让每个人都成为行动者,为美丽平谷建设贡献力量。

  街道与学校互动宣传垃圾分类

  “你拍一来我拍一,请别随便扔垃圾;你拍二来我拍二,垃圾投放要分类……”来自平谷三园的王俊逸用稚嫩的声音念着朗朗上口的垃圾分类歌。记者了解到,幼儿园经常组织开展“小手拉大手、垃圾分类齐参与”主题活动,希望通过孩子来带动家庭成员落实“垃圾减量、垃圾分类”行动。截至目前,滨河街道与学校开展互动实践活动9次,学校覆盖率达100%。通过多种方式的广泛宣传,居民们对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参与率、正确投放率都大幅提高。

  2017年9月,滨河小区作为全区垃圾分类投放试点率先开展垃圾分类示范街道创建工作。社区里很多老住户在社区推行垃圾分类之初就积极成为了志愿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宣传,垃圾分类得到了居民的普遍认可。

  曾经垃圾遍地如今环境优美

  记者来到83岁的刘英大爷的家里。一进门口发现他家客厅摆放着标识明确的其他垃圾桶和可回收垃圾桶。正在收拾厨房的刘大爷说:“这剩饭剩汤、昨晚吃剩的果皮都要放到厨余垃圾桶;吃饭用过的餐巾纸是被污染的纸张,要放到其他垃圾桶。”作为已在小区居住15年的老住户,刘大爷在社区刚开始提倡垃圾分类时就积极响应。从开始时的无从下手,到现在分类准确,都体现着平谷区垃圾分类工作持续推进所取得的成效。“刚开始我也分不好,但多参加活动、多听广播、多看社区宣传栏,再把知识手册带身边,不懂的时候看一下,时间久了就明白了。”作为垃圾分类工作的亲历者、实践者、宣传者、监督者,刘大爷这样说道。社区老住户们回忆,2012年以前滨河街道滨河小区还是坠楼式垃圾道。这种垃圾道虽然便捷,但是经过长年使用,大家对这种垃圾道的卫生状况甚是担忧。“那会儿真是楼道门口堆垃圾,小区处处飘臭味。”刘大爷对记者说,“我们盼望着小区里干干净净的。”在社区和居民共同努力下,130个垃圾洞、垃圾池得到彻底封堵。同时,小区购置了130个垃圾桶,方便居民投放。垃圾道封了,垃圾有人及时清运,小区环境越来越好,这些都被居民看在眼里,觉得垃圾合理投放是关系切身利益的大事。2016年,滨河小区被评为“环境优美社区”。“别看我年龄大,我也是志愿者小组成员。”刘大爷骄傲地说。现在,滨河街道参与垃圾分类的志愿者有130人、“一长四员”有434人。他们都已成为社区自治骨干力量,时刻进行着垃圾分类宣传劝导、检查分拣等工作。

  积分激励调动居民积极参与

  为了充分调动居民的积极性与能动性,真正实现“互联网+垃圾分类”的智慧分类模式,社区联合京谷京环公司建立“四分法”智慧垃圾分类模式,居民可通过电话或微信进行用户注册,领取具有身份识别标识的二维码和北京蓝·生态卡,建立生态账户。“他们每月12日都来做兑换活动,我的香皂、洗衣液甚至大米、白面,好多都是积分换的。”刘大爷开始“显宝”。塑料瓶、旧衣服等可回收垃圾,打包后贴上二维码标签,再分类投入可回收物箱体,就能获得相应积分。两年来,京谷京环对滨河社区分别投入垃圾分类再生资源回收柜16个、旧衣物回收柜16个、厨余垃圾箱16个。截至目前,平谷城区71个小区,累计注册居民8300余户,涉及2.3万居民,共兑换积分280万分。如今,平谷区已在滨河、兴谷、平谷、大兴庄、山东庄、峪口等13个街道乡镇开展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创建工作,2019年底全区垃圾分类示范片区覆盖率将达到60%以上。实行垃圾分类,不仅关系到资源的回收再利用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更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全面动员、全民参与,才能让我们的城市更宜居。

上一篇:

下一篇:

打印本页 关闭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