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最是洮河柳——"北国水城"临洮县城漫步

2014-09-11 08:00:00 来源:临洮党政网 作者:人民网甘肃频道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洮河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有着“千里洮河富临洮”的说法。在临洮县城,除了激流滚滚的洮河从县城西边滔滔北去而外,临洮县城里,还有几条水渠,从城中纵横穿过。而临洮县城新近开发的房地产,就拿水做文章。在洮之苑酒吧一条街,碧绿清澈的洮河水边,林立着无数的酒吧。这是多么奢侈的北国水城!使人误以为来到了江南的姑苏城。

水是临洮的灵魂,素有“六水绕洮阳”之称。

这在干旱的北国大地,无疑是一种奢侈。

渠网密布,阡陌纵横。

十里城郭,烟火万家。

柳荫直,烟里丝丝弄碧,掩映着小桥流水人家。

这哪里是“骏马秋风塞北”,分明是“杏花春雨江南”!

“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也许说的不是江南,而是临洮。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人面桃花”,所指的也许就是临洮女子娇嫩的红颜。

四面槐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临洮虽不是济南,但要论水,却丝毫不比泉城逊色。

临洮城内也有一池水面,名曰“西湖”。虽然此“西湖”非彼“西湖”,但是,人们却由此产生遐想,“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貂蝉与西施,究竟谁更美丽?

时值仲春,嫩柳吐绿,婀娜多姿,楚楚动人;更有溪流潺潺,从城东的山间石缝渗出;满城的杏花,荡漾着桃红、粉白的笑脸;池塘里蛙声阵阵,一片生命的蓬勃气象……

而遍布城区的“洮河柳”,相传就是“左公柳”的品种。树干粗,树冠大,树冠形似馒头,临洮人号称“馒头柳”。

据传,十九世纪下半叶,左宗棠率领湘军来到西北,深感气候干燥,而又水土不服,遂命令军队,在大道沿途、宜林地带遍栽柳树,名曰“道柳”。

柳树发芽最早,特别是新柳树发芽,一簇簇一团团氤氲清新的鹅黄嫩绿,如梦如幻。柳笛声和着孩子们的嬉闹声,笼罩着山谷的花红柳绿。

柳树发芽过后柳絮飘飞,空中到处白蒙蒙一片。柳絮落在适宜生长的地方,很快生成一片树苗。若是把成熟的柳枝插入湿润的土壤,就能长出一株新柳。“有心栽花花不红,无心插柳柳成荫”,真正阐释了柳树顽强的生命力。(王长华)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