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福州市永泰县历史沿革

2019-10-21 22:03:36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容与 字号:T|T

  中国小康网 早在新石器晚期,就有人类在本土活动,这是形成永泰县土著民族的基础。东晋“永嘉之乱”,衣冠南渡迁入永泰县,人口逐渐繁衍增多。 唐代建县前设永泰镇,镇址大樟。唐永泰二年(766)析侯官县西乡、尤溪县东乡置永泰县,以年号永泰为县名,雅称永阳。

  五代十国时期, 后梁开平三年(909年),王审知称闽王,闽国贞明六年(920年)升福州为大都督府,永泰县属之。

  闽国同光三年(925年)十二月,王审知卒,子延翰立,称威武军留后,属之。

  闽国天成四年(929年)十月,延翰自称闽王,十二月被王审知养子延禀所杀,延翰弟延钧继,寻封闽王。属之。

  闽国龙启元年(933年),王延钧称帝,改元龙启,升福州为长乐府,改闽县为长乐县,侯官县为闽兴县,隶属不变,闽国永和元年(935年),长乐、闽兴复名闽县、侯官县。

  闽国通文六年(939年),王审知少子延羲杀继鹏自立,改元永隆,翌年称大闽皇。属之。

  闽国天德三年(945年),延政以福州为东都,改国号为闽。八月王氏亡,复名福州。隶属不变。

  吴越国文德十八年(947年),福州为吴越国占领,县属吴越福州威武军。

  吴越国文德二十一年(951年),改福州威武军为新武军,属之。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复以福州为威武军,属之。

  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因避哲宗陵讳改名永福县。元、明、清一直沿用。

  南宋,景炎元年(1276年),升福州为福安府,属之。

  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元兵侵入福州后,初设福建中书省,寻废,改福安府为福州路,均属之。

  明,洪武元年(1368年),福州路改为福州府,属之。

  南明隆武元年(1645年),南明唐王朱聿键(年号隆武)称帝福州,改福州府为天兴府,顺治三年复原名,属天兴府。

  清,顺治三年,永泰县属福建省宁福道福州府。

  民国元年(1912年),永泰县政区仍沿袭清末区划。

  5月5日,闽县、侯官县裁撤归并,称闽侯府。

  原县一切事务均归福建闽侯府接收管理。

  闽侯府印信于12日启用, 福州府印信于同日作废。

  同年11月,闽县、侯官县印又重新启用。

  民国2年3月废府,闽县、侯官县再次合并为闽侯县,辖地范围不变,取两县原名首字定名为闽侯县,与永泰县属东路道(后改名为闽海道)。

  民国初期区划沿袭清制。受辛亥革命影响,在闽县内划分为自治区

  民国3年(1914年),因与广西省永福县重名,又恢复旧名永泰县。 

  本县隶属各代不同,唐属长乐郡。 闽国王延政,改属东都。宋属福州。元属福建行省福州路。 明清属福建福州府。民国3年废府属东路道;同年改属闽海道;

  16年道废直属省辖;

  23年属第一行政督察区;24年改属第二行政督察区;32年复归第一行政督察区管辖。

  民国34年9月,国民政府对乡镇保甲进行复查整理,正式宣布撤销区署建制,至翌年初编查结束,

  1944年闽侯县改名林森县。

  1949年10月到12月隶属福建省第四专区,驻地林森县。1950年改名闽侯专区。

  1959年复属闽侯专区,1960年永泰县又归其管辖,1956年改属晋江专区,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化,1960年复属闽侯专区

  1961年划为18个人民公社,

  1970年2月17日,福建闽侯专区机关由闽侯螺洲迁莆田,

  1971年4月,改闽侯专区为莆田专区,永泰县隶属莆田专区,同年5月,改莆田专区为莆田地区。

  1971年6月,永泰县改隶莆田地区。莆田地区辖莆田、仙游、永泰、长乐、闽侯、闽清、福清、平潭、连江县,

  1983年7月,莆田地区原辖属的福清、闽清、平潭、长乐、永泰县从莆田地区实际划给福州。

  1983年9月9日莆田地区正式改组为莆田市, 永泰县和福清市(1990年福清县升格为福清市)、平潭县的电力和水利供给仍然继续由莆田地区(莆田市)建设、管理、负责到2008年, 永泰县和福清市、平潭县的电力和水利在2008年实际从莆田市划给福州代管。

  1971年至1983年属莆田地区

  1983年7月 重回福州市,划为21个人民公社。1984年实行政社分开,各公社分别改为乡(镇),共设2个镇19个乡,后陆续将7个乡改镇。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