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腕整治交通违法行为 营造安全畅通出行环境

2021-01-20 08:00:00 来源:广州市增城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作者:增城日报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近段时间以来,新塘镇强化目标导向、责任导向,对标对表工作责任,坚持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精准施策,常态化开展和结合不定时、不定点巡查整治行动,并建立完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机制,全力为人民群众营造安全、畅通的出行环境。

1.jpg

  交警对驾驶员面对面宣传教育

  2.jpg

  查处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

  整治道路交通乱象

  日前,新塘镇组织了交警、市政、安监、综治、科教文等多个单位及部门,分成多个工作组,在全镇范围内大力开展交通安全集中检查整治行动,切实消除道路交通安全隐患,进一步确保辖区道路交通安全畅通。

  当天,执法人员来到荔新公路、广园快速路、107国道、新塘大道、石新公路、东进南路、大林边路、陈家林路等各主要路段,通过设点检查和机动巡查相结合的方式,联合开展交通安全整治行动,重点对电动车、摩托车、三轮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改装(拼装、报废)车等“五类车”不按规定佩戴安全头盔、闯红灯、逆行、超载超员、违法载人、私自改装、不按规定车道行驶、乱停乱放等违法行为进行整治,同时对违法驾驶员进行面对面宣传教育,切实提高整治影响力。

  同时,执法人员还来到地铁站周边,对出入站口周边存在的“五类车”交通违法行为、车辆违规乱停乱放及占道经营等情况展开集中整治行动。

  据统计,2020年12月份以来,该镇在道路交通安全整治行动中,共查处交通违法行为5000多宗。

  加强校车安全管理

  校车安全是家长最关注的问题之一,每天上学放学,孩子们的出行安全牵动着大家的心。近段时间,新塘镇对全镇60多所学校、幼儿园的校车进行全面检查,并加强校车管理员和驾驶员安全培训,进一步强化校车管理,筑牢校园交通安全屏障。

  检查组对学校、幼儿园的每一辆车、各种证件、每名驾驶员进行全面检查,并且查看人、车、证是否相符,做到对校车“不漏一车”,对驾驶员“不漏一人”。“我们主要针对学校、幼儿园的校车,首先见车、见证、见人,通过对车况、运行情况和台账进行详细检查,一旦发现问题,我们要求立刻整改。”新塘镇教学指导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据悉,新塘镇各学校、幼儿园高度重视校车的安全管理,成立了以学校校长或园长为组长的校车管理机构,严格执行校车的相关制度,为校车办理行驶证、学生接送证、车辆保险等,并在车上配备灭火器、安全带、消防锤、GPS定位仪等安全设备。此外,该镇有关部门还与各学校、幼儿园、校车公司、校车经营者层层签订安全运营责任书,优化各环节责任,从制度上保障校车运营中有章可循,确保校车管理措施落实到位,为学生安全上下学保驾护航。

  交通安全课堂“搬上”街头

  由于部分群众,交通安全意识淡薄,电动车与机动车抢道、不戴头盔、行人闯红灯等违规行为导致险象环生,埋下极大的交通安全隐患。从1月11日起,新塘镇多部门联合行动,大力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本次行动由新塘交警、市政、安监、公安等多个部门组成的执法组,兵分三路分别在城区107国道与府前路路口、107国道凯旋门路口、新塘大道与府前路路口设置三个交通安全宣教点,对沿途行人、非机动车驾驶者开展为期约一个月的宣传教育。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些站点均配有电视机、法律法规宣传资料、安全宣传指示牌等,行人和非机动车驾驶者如有逆行、闯红灯、不戴安全头盔、非法改装车辆上路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都要到宣教点接受交通安全教育。“面向违反交通规则的群众,交通安全教育有5种形式:一是站岗,二是现场开罚单,三是抄写交通法律条文,四是派发宣传单,五是在朋友圈发文集赞,承诺以后要遵守交通规则。”交警介绍说。

  据悉,此次行动将持续到春节期间。下一步,执法组将针对岁末交通安全形势,依托交通安全宣教点,切实强化道路交通安全管控,并通过流动岗位执法与宣传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扩大宣传范围,确保辖区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有序。

  开展文明礼让宣传活动

  为倡导广大市民提高文明素养,培育良好的公共秩序,共建美好新塘,连日来,新塘镇党建办(宣传组)联合镇来穗中心、新悦人家,并组织来穗公共文明引导志愿者,在新塘镇政府公交站、荔新路口(新塘站)公交站、新塘公园站、新塘广场站等人流密集的公交站点开展文明礼让宣传活动。

  活动中,公共文明引导志愿者身穿志愿者服装,佩戴公共文明字样绸带,手持“让出的是座位,守住的是文明”等文明主题标语宣传板,在公交站点与候车的市民进行互动,通过赠予让座的乘客纪念臂纸、邀请市民扫码参与线上互动游戏等多种形式,倡导“为有需要的人让座”的美德。

  新塘镇呼吁,每一次礼让都是文明的展示,爱心无大小,希望广大市民群众以此次文明礼让活动为起点,把爱心和文明传递到每个角落,以点滴的行动为共建和谐文明新塘作出贡献。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