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房”里放飞蓝天梦丨哈工程航模队在国内最高水平比赛中摘得13个奖项

2019-12-19 18:47:06 来源:微信公众平台 作者:南岗e家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便携式察打一体无人机、水火箭助推滑翔机、电动滑翔机,旋翼直升机……在哈尔滨工程大学的11号楼里,有几间由落地窗包围而成的小屋子,学生们给那里起名叫“玻璃房”,这里就是哈工程大学生飞行器创新工作室,里面有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飞机航模,舒展的机翼、流线形的机身,都在诉说着这个“玻璃房”里的科技魅力。



  日前,在国内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科研类航空航天模型赛事“中国国际飞行器设计挑战赛”决赛中,哈工程大学航模队共摘得13个奖项。这样一支优秀的团队,每天就只在实验室中度过?他们终日都与航模相伴吗?让我们一起走进飞行器创新工作室,看看这间“玻璃房”里的蓝天梦。

利用暑假准备比赛
“玻璃房”成了他们的家


  “这些都是航模队以往比赛用过的航模,有的是刚进工作室时学长带着我们做的,有的是参加过国家级比赛和世界级比赛的……”在工作室里,大四学生李白杨如数家珍地介绍着每一个航模作品,甚至清晰地记得它们是在哪一年被制造出来,以及这些外形相似的飞机航模在功能上的细小差异。

  “这次比赛团队分别参加了模型水火箭助推航天器、模拟搜救、对地侦察与打击、电动滑翔机、限距载运空投等6项比赛。其中,电动滑翔机的项目我们克服了很多困难,凭借优异的操控性和稳定性取得了一等奖。”李白杨说,电动滑翔机机身采用巴尔沙轻木与碳纤维相结合的设计,在保证机体强度的同时飞机重量降至550克,解决了恶劣天气等极端情况下飞机的稳定性问题。

  “这项比赛通常都在每年的10月份举行。赛前,我们会利用暑假为比赛做准备,11号楼的‘玻璃房’已经成了我们团队的家。”为了梦想,为了比赛,比赛前的那段时间,团队成员总是看着操场太阳的东升,又在11号楼与月亮为伴。

带着各种模型飞机

步行40分钟到训练场


  “我们工作室最难的一个项目叫做‘一公斤’,在我们团队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公斤’都做出来了,还有什么比这更难的!”正在整理模型的航模队队长黄晨昊在一旁打趣道。

  黄晨昊所说的“一公斤”是“限距载重空投”项目,比赛要求模型飞机总重量小于一公斤,在25米内起飞,并在3分钟内在高于投弹区18米投弹,投弹区是一个半径分别为4m、8m、20m的同心圆,因此这是一个对飞机动力设计要求较高,对飞手判断和操作能力要求均较高的项目。这次比赛前,队员们在制作“一公斤”上下了很大功夫,每天起早贪黑,参与飞行器设计制作的每个步骤,从初期的方案研究到技术论证,再到大规模的试验飞行及定型训练。

  黄晨昊说,学校离练飞场地较远,每次进行飞行训练时,队员们都需要坐一个多小时的公共汽车,再步行40分钟才能到达。“训练场的条件有限,为弥补条件上的不足,大家会更加努力,这样反而成就了我们,使每一个人都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玻璃房”成立15年

成为大家梦起飞的地方


  今年,是哈工程大学生飞行器创新工作室创建的第15年。黄晨昊说,这里的每一名队员都有着共同的“航模精神”,每一个加入工作室的成员都怀揣着对天空、对飞行的向往,这里是大家梦起飞的地方。每年招新时,工作室老成员都会将这个“法宝”传承下去。

  每年在对新成员培训时,团队都会为年级不同学生群体制定与其角色对应的培养方案。“我们每天都会对大一的成员们进行培训,从简单的航模制作,再到程序编写,甚至会有针对性地为新进成员开设一些有关航模技术的专业课程。”黄晨昊说,他们会让工作室在一代又一代追梦者的传承中发展壮大,在时间的沉淀中焕发出自己独特的光芒。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在这个“玻璃房”里,20岁左右的他们,怀揣着对天空的向往,仰望星空,脚下的每一步,都是如此的坚实有力。

来源:哈尔滨日报




往期精彩回顾





区委宣传部

长按二维码关注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