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要“打造永不落幕的科技成果交易市场”

2015-12-23 13:51:06 来源:杭州高新区(滨江)新闻网 作者:消息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喊了这么多年,道理大家都懂,但科技成果如何转化成生产力,里面却大有名堂。以我区企业“北斗天汇”为例,其智慧管理平台已经被应用到杭州西部新修葺的闲林水库之上,用于监控水库运行、水量调度、防洪等安全管理工作——此项工程,系千岛湖“配水工程”的末端 “蓄水池”,任务之重要显而易见——而前者,是被作为重大科技推广项目引入位于我区浙江科技大市场之内的。
  今年5月12日,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调研浙江科技大市场时强调,“要充分发挥浙江科技大市场的平台作用,打造永不落幕的科技成果交易市场,加快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为我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搭台“最后一公里”

  浙江科技大市场并非是熙熙攘攘的市场。
  据浙江省科技厅官网去年12月发布消息称,“33家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正式入驻省级科技大市场,这标志着省级科技大市场进入实体化运营、市场化运作,与网上技术市场真正形成了有形与无形、线上与线下、网上与网下互联、互动、互补的技术市场体系。”
  浙江科技大市场的市场主体运营方“大有来头”,系阿里巴巴、华数传媒、浙大网新、杭州科畅、中新力合共同出资组建的浙江伍一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其法人代表谢英俊表示,这样的组建方式,解决了以往“技术市场体制机制不顺畅、市场化运营主体不明确”等主要问题。科技大市场现在选引了从事技术转移、咨询评估、投资融资、知识产权等方面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入驻,形成一站式的创新服务链,初步实现了实体技术市场与网上技术市场功能的互补,使技术市场的功能更加完备。
  浙江省科技厅厅长周国辉此前表示,“浙江科技大市场是一个集市,是一个展示、交易优秀科技成果的集市,在这里,将通过政府搭台、中介联姻、企业唱戏,为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做有价值、有创新的尝试。”

一槌子敲出“800万”!

  “700万!”“750万!”“800万!”
  “成交!”
  这样激烈的拍卖场面,经常出现在浙江科技大市场春秋两次拍卖会上,而大家纷争的,就是各地汇聚于此的科技成果。
  自2012年以来,共有521项科技成果被成功竞拍——总起拍价6.86亿元,成交价9.09亿元,溢价率32.5%,这个数据背后,有近一半的成交成果已经实现产业化,新增销售收入88.16亿元,实现利税5.67亿元。
  除了“夺目”的拍卖会之外,还有30多家包括技术转移类、咨询服务类、投融资类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已经入驻到科技大市场中。谢英俊表示,“这些中介机构在为企业、高校、院所间的技术交易提供服务之余,也参与到对技术交易成果的评估和再加工,将科技中介服务资源整合在一起,形成科技中介服务团队,改变了以前‘低、小、散’的服务现状。”
  以汤森路透为例,它系国际上先进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长期以来为学术界与企业界的研发和创新提供智能信息解决方案,目前已经入驻浙江科技大市场,助力我区本地企业快速成长。

把科技变成现实生产力

  在构建这个 “有形与无形”、“线上和线下”处处关联的科技成果交易市场时,我区以科技大市场为核心积极申请国家知识产权聚集示范区,对于大市场引进和培育出的企业和项目,我区积极建立一个以浙江科技大市场为主体的孵化基地,助推企业快速成长发展。
  就在11月17日,杭州高新区(滨江)物联网产业知识产权联盟正式成立,在这场“对知识产权重审和尊重”的会议上,汇聚着众多科技成果的浙江科技大市场,以副秘书长候选单位身份,被邀请参加了此次联盟大会。
  而在今年的前10个月,这个刚刚启幕的科技成果交易市场,仅凭“脑力”成果的交易额度,就达到了30亿元,同样在省委书记夏宝龙今年5月的调研中,他指出,“要省市县联动、各部门协同,全省各级科技部门要当好 ‘店小二’,真正做大做实拍卖平台,千方百计把科技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生产力”——这种“店小二”的服务角色,已经在我区有了真正的内容。

enpproperty 59199142015-12-23 13:51:06:0我区要“打造永不落幕的科技成果交易市场”把科技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生产力20219246创新驱动创新驱动http://www.hhtznews.com.cn/content/2015-12/23/content_5919914.htmnull高新区(滨江)新闻网1/enpproperty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