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家赵世钧先生:诲人不倦 善良亲和 德艺双馨

2020-05-15 13:53:05 来源:宁强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作者:张大明 责任编辑:容与 字号:T|T

  德艺双馨丹青手

  ——记本土书画家赵世钧先生

  张大明

  巴山的峻峭、汉水的隽永给了他艺术的滋养和灵感,《汉源晨曦》《嶓山晓色》是他对故乡情爱的抒写。他笔下秦巴溪流中的花、鸟、草、木是那样鲜活灵动、清新可人,乡情、乡韵、乡风是他画作永恒的主题。他的作品洋溢着时代的气息,国画的神韵。他用画笔向世人展现汉中人的生活故事,诠释生活的价值与意义。这个人就是,2017年汉中市第二届文学艺术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赵世钧。

  1931年,赵世钧出生在宁强县胡家坝镇的一户书香门第。胡家坝商业繁荣,文化氛围浓郁。其祖父是清末秀才,父亲也习得一手好字。在他5岁时就跟着哥哥开始读书识字。当提起童年往事,先生记忆犹新,“那时,我和哥哥都在一间小阁楼上读书、习字,每天不得少于两个时辰,我哥俩一上楼,父亲就将楼梯撤掉,时辰到了才搭上梯子允许下楼。若吵闹嬉戏或没完成习字必挨打受罚。”严厉的家教培育出他勤勉的学风和从小就喜欢写字画画的好习惯。上二年级就开始临摹,邻居家绣花也常找他给画花样。每年春节将临,父亲指挥兄弟俩给街坊邻居义务写春联,写完春联还画一些诸如梅、兰、竹、菊等喜庆门画,清雅吉祥的小画贴在门上别有风趣,和春联搭配上给小镇增添了别样的新春景象。

  先生13岁跟哥哥一起进入宁强县立初级中学读书,他遇到了人生第一位美术老师陈翰青。陈老师擅长画山水,花鸟,每节美术课他都是那么专注、认真。“把大自然的美景,用画笔描绘在纸上,带给别人一种喜悦,这就是美术。”陈老师的话成了他的座右铭。

  初中毕业,先生考取了汉中联中。联中的美术老师郭登岑、王大平、叶访樵都是名师。高一时,学校举办的美展中,先生的习作引起了师生们的关注,从此大家认识了这位来自大山里的矮个子英俊少年。

  联中的美术老师每年都要开办书画联展,先生逢展必到。他充分利用吃饭和短暂的休息外出时间,流连于每一幅画作前,不时在本子上记录,还拿出平时节衣缩食省下的钱,买些展品小照片,装在衣兜里随时拿出来学习与欣赏。

  联中毕业后,先生被分到胡家坝小学任教。1958年被选派到宁强报社担任排版和美工。他十分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事无巨细,总是干得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他利用业余时间练习绘画,如素描、速写、图文装饰等。在报社工作的第二年,就有三篇插画作品上了省报。1962年,因《宁强报》停办,32岁的他凭借着自己的美术功底,被调到县剧团任美工兼剧本创作。县剧团多在乡下流动演出,他和演职人员走遍了巴山汉水乃至关中、巴蜀,各地的风土人情,农家的生产生活以及各地的山光水色,朝风暮雨,为他作画积累了丰富素材。

  1968年,先生被任命为县文化馆副馆长。文化馆多次邀请著名书画家方济众来馆授课,他聆听方先生讲课如痴如醉,为他向往的国画情结得到进一步启迪。此后,他再没有离开书画一天。凭借在报社、剧团、文化馆的积淀,他勤学苦练从不停歇,从未叫苦喊累,总是感叹光阴易逝,人生短暂。

  赵世钧先生认为:“中国画的学习方法重在传承,作者必须在生活和绘画实践中不断得到感悟,画作意境也才能不断提升。”出门是为了开阔视野,他在南京住两块钱一宿的旅店,在北京吃廉价的饭菜,但他一刻也

  不放松去领略名家真迹,看印刷品上看不到的精妙。

  2001年,汉中市应邀组团前往日本初云市访问,赵世钧作为文化代表团成员随访。汉中向日方赠送的礼品,就是先生绘制的国画《和平友谊长存》。《赵世钧书画作品集》2004年出版,西安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李青在“题记”中写道:“先生的书画不浮不躁,不复古亦不乱诞,不张扬亦不纤弱,清新自然,有文人底蕴,有笔墨意象,有创作风采,在当今秦蜀艺苑中独秀一枝。”

  赵世钧先生始终没有放下手中的笔,他的书画为家乡的山水立传,为多彩生活写照,他的千百件作品留给民间、走出国门,或被国内博物馆、档案馆收藏。他的代表作《汉源晨曦》《嶓山晓色》《巴山金秋》《石门衮雪》和《牡丹小鸟》《雾里看花》《迎风奋飞》都是传世的艺术珍品。

  赵世钧先生人生道路坎坷,命运多舛,但他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的性格,善良、亲和、谦逊和踏实、笃学的优良品质教化、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书画艺术爱好者和他的后辈;他诲人不倦,对后学悉心辅导、耐心培育,现今宁强崭露头角的书画新秀多出于他的门下;他那乐于奉献、成人之美的精神,帮助了许多同事、朋友走上书画艺术之路。他德艺双馨,德高望重,他为后辈们寄托着厚望:“学海无涯,喜欢做的事就要坚持行进不停步,直到永远。我从喜欢书画到学习书画已走过近80个春秋,虽然经历了艰辛、困难,甚至痛苦,但我无怨无悔。”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