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兰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9-2022年)》政策解读(兰政办发〔2020〕4号)

2020-03-04 17:13:00 来源:广西河池东兰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作者:东兰县人民政府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为强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规划引领,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及《广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河池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东兰县委县政府制定了《东兰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是指导全县分类有序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依据。

一、坚持问题导向,打造东兰县乡村振兴样本

《规划》坚持问题导向,梳理了当前东兰县乡村振兴的基础,分析了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挑战机遇,据此提出东兰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保障措施等。

二、坚持目标导向,描绘东兰县乡村振兴蓝图

《规划》旨在科学谋划新时代乡村振兴的东兰县篇章,建设东兰县美丽富饶乡村。按照分三个阶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明确2020年和2022年近期目标,谋划2035年的中期目标,展望2050年的远景目标。此外,为推动近期目标落实,《规划》结合东兰县实际,明确了5类28项重要指标作为具体目标任务,其中,产业兴旺类指标8项,生态宜居类指标4项,乡风文明类指标5项,治理有效类指标6项,生活富裕类指标5项。

三、统筹空间时序,为东兰县乡村振兴谋篇布局

《规划》根据东兰县不同村庄的发展现状、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等,围绕“一核一心三轴四区”城乡空间格局,按照产业发展、健康养老、城郊集约、民族特色、生态保护、搬迁撤并等对村庄予以分类,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实行分类指导,科学推进。

四、明确规划任务,贯彻乡村振兴总要求

《规划》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要求逐一提出任务要求,通过坚持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细化实化规划期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并以专栏和项目形式,部署了一批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确保东兰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落地。

——发展富民兴村产业。按照建设现代农业经济体系的要求,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发展,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重点是实施“传统优势特色产业提升工程”“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提升工程”“一二三产业融合提升工程”“农田水利设施提升工程”“农业科技支撑工程”“农业装备水平提升工程”“数字农业建设工程”“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建设工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村集体经济培育工程”。

——建设生态宜居乡村。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广西“生态宜居•美丽壮乡”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持续开展“美丽东兰”乡村建设,推动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提挡升级。重点是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基础设施提升工程”“乡村公共服务提升工程”“桂西北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工程”。

——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为了实现东兰县乡村文化振兴,提出了大力传承弘扬红色文化、铜鼓文化和长寿生态文化等任务。重点是实施“东兰县特色文化产业发展行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工程”。

——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为了实现东兰县乡村组织振兴,提出了优化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化村民自治实践、提高农村基层法治水平、提升乡村德治水平、加强乡镇一级能力建设等任务。重点是实施“治理能力提升工程重大行动”。

——加快补齐农村民生短板。为了让广大农民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出了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创新农民持续增收路径、增加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等任务。重点是实施“乡村社会事业计划”。

五、健全体制机制,强化乡村振兴制度保障

针对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不畅、乡村发展“人、地、钱”供给受限等问题,《规划》提出,要推进城乡融合配套改革、构建农村内生发展机制、完善乡村振兴要素保障机制等任务,让机制体制创新成为推进东兰县乡村振兴的长效动力。  

六、加强党的领导,保障规划落实落地

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实施乡村振兴的根本保证。《规划》强调,坚持县委书记作为乡村振兴“一线总指挥”,成立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确保乡村振兴落实落地。《规划》明确了实施责任和任务分工,建立了规划监测评估机制、动态修订机制和监督考核机制等保障措施。

七、积极推进重点项目实施,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发展

规划通过谋划一批重点项目,以项目带动乡村振兴发展,具体项目如下:2019-2022年全县规划实施重点项目99个,计划总投资160.37亿元。其中:2019年规划实施重点项目76个,计划总投资126.46亿元;2020年规划实施重点项目48个,计划总投资26.76亿元;2021年规划实施重点项目25个,计划总投资3.55亿元;2022年规划实施重点项目14个,计划总投资3.60亿元。具体如下:1.基础设施类项目34个,计划总投资78.48亿元;2.产业发展类项目52个,计划总投资44.17亿元;3.民生改善类项目8个,计划总投资0.65亿元;4.公共服务类项目58个,计划总投资29.23亿元;5.生态环境类项目11个,计划总投资7.84亿元。

 

相关文件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