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名记者一线行】春在和龙福满村

2020-07-08 08:58:00 来源:广西河池东兰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作者:县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现年53岁的覃孟春,是东兰县大同乡和龙村拉仇屯的建档立卡贫困户。2019年,通过辛勤劳作和脱贫攻坚相关政策扶持,他卖蚕茧纯收入7万余元,偿还了家里的5万元小额信贷。

现在的幸福生活,与2015年底覃孟春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时相比,变化可谓翻天覆地。踏实肯干的覃孟春也成了大同乡脱贫攻坚种养示范户和致富带头人。

县委书记黄贤昌(右)在覃孟春家了解其脱贫情况。


和龙村属于半土坡半石山区,是一个集“老、少、边、山、穷”于一体的库区移民村。覃孟春家里有3个小孩在读书,没有多少田地,经济来源少,时常入不敷出。

穷则思变。覃孟春在自家3亩地上全部种植桑苗,开始养蚕。还通过土地流转,租用周边其他外出农户荒芜的土地种桑树,当年共种植桑树5亩,养蚕5张,收入5400元。

为了发展壮大养蚕业,覃孟春在乡党委、政府支持下,获得5万元小额贴息贷款,新建一间150平方米蚕房和购买相关设备。2018年,覃孟春共种植桑园15亩,养蚕收入达10万元;2019年蚕茧价格下降,家里收入也有7万元。

覃孟春查看蚕茧收成情况。


和龙村有4950多人,其中有贫困户350户。看着身边人增收无门,覃孟春心里有了思量,决定带领村民优先发展种桑养蚕短期项目。但是,当地农民大多缺乏种桑养蚕经验,技术不到位,加上管理不善,影响了桑苗和蚕宝宝生长,覃孟春便邀请农业专家、技术员为村民培训。通过培训指导、科学管护,解决了种养难题,增强了群众发展产业的决心和信心。

如今,和龙村已有80多户农户参与种桑养蚕项目,拓宽了收入渠道,解决了贫困劳动力就业问题,蚕宝宝成为名副其实的“钱宝宝”。

如今,覃孟春的大女儿已大学毕业并参加工作,一下子减轻了他的担子。但作为脱贫户和致富带头人,如何带动村民巩固脱贫成果,仍是个大难题。

覃孟春的蚕茧。

“党和国家提出了脱贫攻坚工作,就是为了让我们农村更进一步发展,也是为了让农民的生活更美好。”覃孟春知道农民内心的需求。

继续发展产业,是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覃孟春除了大力发展种桑养蚕产业,还积极探索更多适合村里经济发展的新路子,成功引进、种植果桑3亩。今年4月,他组织30户农户(其中有1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联合成立东远桑蚕合作社,共有桑园250多亩。

“下一步,我要继续带动全村群众发展种桑养蚕产业,扩大种植规模,带领群众成立合作社规避风险,进一步拓宽群众收入渠道,增加群众收入,为脱贫攻坚事业添砖加瓦。”覃孟春说。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