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余年风雨路 爱岗敬业传佳话 ——肥东县蒋祠村党总支书记蒋克福二三事

2020-11-11 15:42:26 来源:人民网 作者:刘成东 责任编辑:九久 字号:T|T

  位于合肥市肥东县的东北部49公里处的响导乡蒋祠村,地处偏远,基础设施差,经济发展落后。自脱贫攻坚以来,随着改革春风不断吹拂,在村党总支部的统一领导下,蒋祠村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成为响导乡的一匹“黑马”。每当人们提及蒋祠村的发展变化时,就不能不提到蒋祠村党总支部书记蒋克福。

  提起蒋克福的名字,蒋祠村群众总是心怀感激。他1985年从部队复员回来,就放弃城市生活工作的念头,立志把青春和智慧献给家乡蒋祠村。自1995年担任村干部以来,虽然待遇差,工作艰苦,但他不计个人得失,全身心地投入在村组工作上。为此,他多次被党委政府授予先进个人、优秀党务工作者、基层党支部书记、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他领导的村两委班子多次被授予先进党支部、先进单位、先进集体,目前正在向肥东县“红旗党组织”迈进。

  提升素养坚定站位

  作为一名村党总支部书记,他深感事情多、任务重、责任大、风险高。为此,他始终坚持把学习作为提高素质,提升能力完善自我的首要任务。不仅坚持在会议中学、文件中学;还在观察中学、在思考中学;既能向身边的领导同事群众学,也能借助各类媒体向外面世界学。他将部队的良好作风与农村工作有机结合,抛弃暴脾气,弯下谦恭腰,立足蒋祠村建档立卡实际,在“一抓双促”上勤思考、多谋划、善落实。

  勤勉务实立好根基

  2000年前的村部仅有北蒋村民组破房两间,群众办事极不方便,村干部开个会也无处下脚。村级组织活动没有场所,很多事只能把党员叫到村干部家中开会,很多学习活动也不能正常进行,村级组织活动和便民服务无法正常开展,他下决心要为村上建一处像样的便民服务中心和党员活动场所,于是他开始多方筹资,按照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要求,分阶段推进广响路北侧新中心建设,既有了信息化的便民服务中心,也有了群众活动广场;既有了扶贫工作站,也有了村民学校;既有了党员活动室,也有了党建活动广场,还有与时俱进的廉政文化走廊。新活动场所成为便捷高效、群众满意、领导认可的基层服务场所。两委工作质量提升了,群众办事方便了,党员干部活动正规了。全村干群关系和谐了,党员干部的凝聚力增强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夯实了。

  精准施策服务乡邻

  近些年,特别是2014年脱贫攻坚以来,他敢于正视、勇于担当,推进了1.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优化沟渠塘坝;推进村村通、户户通、白加黑以及亮化项目,道路硬化近30公里,新增太阳能路灯900余盏;推进了电网提升、安全饮用水工程;推进了60千瓦光伏电站和887亩扶贫产业园项目;推进了市级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对19户低保,21户一般,户特困供养,认真谋划,靶向施策,让全村2016年底实现村脱贫户出列验收,2019年,新增2户建档立卡家庭也顺利减贫。通过健康扶贫、教育扶贫、产业扶贫等十大工程的精准推进,全村建档立卡家庭人均收入稳步提升,已初步超出全县年均收入水平;村集体收入不仅实现了零的突破,更是在2019年首次迈上50万的台阶。群众生活、人居环境与村容村貌等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率先垂范冲在一线

  全村工作推进离不开村两委、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但是基层强不强,关键看班子;班子强不强,关键看书记。自从他担任村总支部书记以来,总是冲在防汛抗旱、秸秆禁烧、疫情防控等突发事件第一线。成功调解的各类矛盾纠纷不下百余件,顺利推进了肥东县城大费拆迁群众动员,周井锁、小魏等村民组土地增减挂项目、合相路拆迁动员等重点工作。美丽乡村建设以来,他每天清晨4点多就在两委群里发布信息,5点多即来到施工现场协调指挥;疫情防控期间,无论白天黑夜,都是靠前指挥加强应急值守,即使天寒地冻气温变化导致中风发生的治疗期间,也常常到一线协调服务;正在推进的小魏土地增减挂项目,他更是直接吃住工作都在项目指挥部里。他以部队老班长的率先垂范,感动感染了广大党员干部,干部群众也从疑问观望,到参与支持村级项目,大家凝心聚力推进了一项项重大项目和政策的精准落地,蒋祠已开始从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衔接过渡。

  二十年来,蒋克福在村党总支部书记的平凡岗位上,以勤政敬业的工作态度、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舍己为公的高尚情操、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和不屈不挠的坚强品质赢得了蒋祠党员群众的信任、依赖和敬佩,他一如既往带领全村人民艰苦创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推进蒋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农村进程。(刘成东)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