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衡山皮影戏

2012-04-13 11:29:29 来源:衡山新闻网 作者:消息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2007年,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来衡山考察群众文化活动,现场查看解衡山皮影影型展。

 

  衡山影子戏的起源大约为清顺治初,衡山福田铺乡农民彭凤举,从外地学艺归来,成立影子戏民间组织“老龙会”,从此开创了衡山影子戏的先河。  

   衡山影子戏流传甚广,遍布衡山县及周边地区,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二人包打包唱的演出形式,充分体现了影子戏艺人的高超才艺。特别是用地方方言演唱的四平腔,更是圆润甜美,独具特色。广泛吸收了戏曲音乐、佛教、道教音乐和民间小调的营养成份,为我国音乐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始素材,在影型制作上趋于完美。吸收了剪纸、绘画、雕刻等门艺术的精华。造型美观,惟妙惟肖,十分逼真。  

 

  衡山影子戏的特点、特色,引起了社会各界和国外学者的浓厚兴趣,日本早稻田大学演剧博物馆学报以较大的篇幅刊登了衡山影子戏的图文资料。日本学者不远万里,亲临衡山实地考察。省、市的一些专家对衡山影子戏也进行了剖析和论证,认为至少有两个主要价值:(一)、学术价值。对作为衡山地区传统、民俗、地域文化之缩影的衡山影子戏的抢救和保护,将带动和促进广大农村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弘扬。同时,对丰富和完善地方戏剧史,地方民间艺术史都将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二)实用价值。对精神文明建设,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人的素质,构建和谐社会,都会产生促进作用。  

 
[编辑:hsnews]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