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村的第一书记 一波三折“护水记”

2020-05-12 08:47:00 来源:英山县人民政府 作者:消息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走进黄冈市英山县乡闵家河村,那里的村民正在做防御消杀工作,闵家河村的第一书记汤均祥介绍,这项工作他们已经进行了三个多月了。

疫情防控期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闵家河村无一例确诊病例,无一例疑似病例,无一例密切接触者。当前,他们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前提下,也组织村民有序恢复农业生产。

闵家河村的茶园,在1972年就已经开始成规模发展了,但在6年前种茶并不是当地村民的主业,那6年前我们村民是靠什么收入呢?这里面的故事都要从“水”说起。

黄冈市山县方家咀乡闵家河村第一书记 汤均祥:

闵家河村三面环山一面环水,这其中的水就来自“鄂东第一大水库”白莲河水库,这一库清水曾经养活了一村人。”

水好养出来的鱼就鲜,但是当白莲河水库里的网箱越来越多之后,水就没那么绿了。2013年4月,政府开始对白莲河水库水面进行综合整治,在这之后白莲河水库里的鱼只能人放天养,村里依托网箱养鱼的渔民就都上了岸。

渔民上岸后这个收入怎么办呢?从2014年开始,英山县委政法委就开始对口帮扶闵家河村,帮他们找到了赚钱的新路子,那就是发展养殖业。2017年,我被正式派驻到闵家河村担任第一书记。刚到村里的时候,当时全村光养鸡场就有七家,养殖的鸡就有上十万只。

这看上去是找到了一条新出路,按理说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但是,我担任第一书记,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却是要关停这些养鸡场。在当时环境整治的时候,拆除养鸡场7家,老百姓开始思想有抵触,但后来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全部拆除,在我们方家咀乡库区村拆除用的时间是最短的,老百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养鸡场有污染,必须要关停。可养鸡场关停后,村民们又靠什么来生活呢?闵家河村茶叶发展,是近两年的一个主导产业,近两年新发展了200多亩,加上原来的300多亩,一共有500多亩。

茶树一年四季长青,是山中的一道天然美景,在水库边发展茶叶种植既可让村民增收,还美化了环境,让库里的水变得更绿,可谓是两全其美。如今,村里不仅扩大了茶叶种植规模,还增加了3座茶叶加工厂。

每年3月,村里就开始茶香四溢,一直会持续到10月份。依托茶叶加工销售,386户村民每户可以可以增加年收入1500元。因为我们产的茶叶品质好,还卖出了国。

这几年,我们村里户户通自来水,湾湾通了水泥大道,建起了两座百姓大舞台,新建了600多平方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2018年,闵家河村全村整体脱贫。

村美了、水清了、人脱贫了,怎么样才能让扶贫产业持续发展呢?这就要说到好山好水对咱们的回报了。闵家河村森林覆盖率达到了65%,水域面积占到20%,村子因山而秀丽,因水而灵动,从空中俯瞰就是一副醉美天然山水画。

黄冈市山县方家咀乡闵家河村党支部书记 段军胜:“我们村境内的有深湾鱼池面积有30亩,我们想把它变成一个孵化基地,我们全村境内还有42个鱼塘,我们逐一整治,再就是我们境内的水面还有400多亩,孵化后在养成鱼苗,鱼苗就销售到白莲河养殖公司。这么大的面积养鱼苗,每一年鱼苗能够生产20万斤左右,每一斤育苗按照3块钱的价格卖出去,每一年有60万的产值。除去投资,我们村里的集体经济增长不会少于10万块钱。现在我们这多漂亮,我们有漂亮的茶园,有特色养殖基地,有400多亩水面,今后我们要建一个旅游景点,还要规划建设一条环库公路,在环库公路沿线发展一批农家乐,到时候老百姓收入又增加了。”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我在闵家河村担任第一书记已有4个年头了,可以说这里的水养育了我,我也跑遍了闵家河村的山山水水。我们现在给贫困户算账,防止出现返贫。同时,我们也在算绿色发展的经济大账,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大财富。从水里到岸上、从打渔到种茶,闵家河村的变化让我深有感触:只有保护好脚下的一方水土,才能有脱贫致富的长久发展。"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