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德县被农业农村部评为2019年度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的激励候选县

2020-03-24 00:00:00 来源:贵德县人民政府 作者:中共贵德县委办公室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近年来,贵德县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以建设高原美丽宜居村庄为目标,以农牧区垃圾污水、厕所粪污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广泛动员各方力量,积极整合各类资源,加快补齐农牧区人居环境突出短板,不断提升广大农牧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着力营造了“蓝天、碧水、丹山、净土、绿地”的生产生活环境,被农业农村部评为2019年度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的激励候选县。

坚持高位谋划,从制度上为联防联治划分“责任田”。建立多种形式相结合的人居环境整治保障机制,落实环境整治措施,压实环境整治责任,以上下联动、全民参与、重点突出的工作机制保障农牧区人居环境整治成效。一是推进“网格化责任制”,制定网格化管理责任区表,绘制网格化责任区平面图,将县城建成区及乡镇划分为23个网格,由73个责任单位包联负责,逐区压实责任,逐人分解任务,实现了创卫工作量化、细化管理。坚决落实农牧户环境整治“门前三包”制,引导农牧民群众主动参与环境整治,进一步提升文明乡村涵养。积极引导群众自发组建环卫先锋队,广泛开展环境整治工作,已组建队伍50余支,注册志愿者1000余名。二是实行“专业化保洁制”,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进专业城乡保洁服务公司,全面负责县城、乡镇、社区的清扫保洁、垃圾清运、公厕运营管理和垃圾无害化处理,构建了“全方位覆盖、市场化运作、群众认可满意”的城乡环卫工作格局。同时,在各村投放垃圾箱400余个,建成乡镇垃圾填埋场5个,农牧区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5%,全县122个村实现垃圾处理全收集、全保洁、全覆盖。三是创新“河湖保护制”,将河湖保护与人居环境整治有机结合起来,设置县、乡、村三级河湖长232名,设立河湖巡查员、保洁员528名,全面压实河湖管理责任,全县“十九河一水域”实现了责任到人、管护到位。采取多元化投资方式,启动实施了河道整治和清水入城项目,力保全天候24小时清清黄河,进一步擦亮“天下黄河贵德清”金名片。

聚焦生态宜居,从措施上为村景村韵按下“美颜键”。把农牧区人居环境整治与“高原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以开展“三清一改治六乱”行动为首要任务,突出重点、全力推进,农牧区人居环境不断改善。一是实施农村环境集中连片整治,提升群众生活质量。结合危旧房改造、“白色污染”治理、“厕所革命”、污水处理、天然气进村等工程,深入推进农村环境集中连片整治工作,全县村容村貌不断美化,“白色污染”得到基本消除,群众生产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截止目前,实施农村环境集中连片整治118个村,整治率达到96.7%;在43个村建成垃圾中转站,安装垃圾分类处理设施,实现垃圾处理再升级;建成卫生厕所4463座,实施危旧房改造21480户、天然气入户500余户。二是实施村级道路硬化工程,保障道路通畅。坚持“全面建小康,关键在农村,乡村要振兴,基础在交通”理念,围绕“四好农村路”目标,全面实施农牧区通畅工程,实现了深度贫困乡镇因路变富、因富而美、因美脱贫的“蝶变”。截止目前,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2251.5公里,7个乡镇全部通油路,122个行政村村村通公路,通达通畅率均达100%。三是实施村庄绿化亮化工程,增加村庄颜值。因地制宜开展绿色村庄创建活动,利用道路和水系两旁、田间地头、村头巷尾、房前屋后的空闲地,扎实推进“四边绿化”,大力实施植绿补绿,不断改善田园景观风貌,村庄整体风貌与自然环境更加协调相适、更加相得益彰。截至目前,共实施村庄绿化49个村,覆盖率达40.16%;按照“简洁实用、不搞形象工程”要求,在全县42个村实施村庄亮化工程,设置新能源照明路灯4730座,切实改善了群众生活条件。

厚植绿色理念,从思想上为共建共享提供“源动力”。坚持把培育生态文化、增强群众爱绿护绿观念作为推进人居环境治理的基础,通过召开群众大会、发放宣传资料、入户宣讲等方式,广泛深入宣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大意义和相关政策知识,切实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着力营造了人人都是参与者、个个都是受益者的良好氛围。一是以主流媒体凝聚共识。组织相关部门开展多层次、多角度的生态环保宣传教育,设立标牌70余处,张贴宣传标语6000余条,发放宣传资料30000余份。结合百名干部下乡、脱贫攻坚等工作,进村入户开展生态文明理念和人居环境整治宣传教育活动,并借助网络、广播、电视、微短信平台等媒体,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内容丰富、载体新颖的宣传活动,教育引导群众树立生态保护优先理念,动员全县力量,汇集全民智慧,在全县形成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二是以兼职队伍延伸覆盖。引导动员全县2000余名生态管护员、236名河湖长在全面履行本职岗位职责的同时,主动参与农牧区环境整治工作,重点解决居住分散、人员稀少的偏远地区环境整治及生态保护宣传工作,形成了“多岗参与、一岗多责”的环境综合整治格局,补齐环境整治短板,切实做到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三是以村规民约深化约束。建立人居环境治理自下而上的民主决策机制,将人居环境治理纳入村规民约,引导农牧民自觉遵守、相互监督,切实提高广大群众的环保意识,形成人人关心、户户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良好氛围。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