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彭龙重现采茶“扑蝶舞”

2019-11-05 08:00:00 来源:祁门县人民政府 作者:黄山日报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彭龙是祁门西乡四大古村之一,彭龙村名源自“平垅”的谐音,望文思义,“彭龙”即取地势开阔平坦之意。在四大古村中,彭龙村基平整、范围广、人口多,是文堂、渚口两古村无法相比的,甚至也不逊于历口。彭龙在上世纪二十至七十年代的五十年中,手工业非常发达,三十六行手艺可谓样样齐全。尤其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村中的竹匠、砖匠、木匠、裁缝等长年在外吃百家饭的,就有至少上百人,箍桶、剃头、阉猪、打铁、捉鳖、吹唢呐和道士等其它行业人数则另计。早在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彭龙人在祁门乡下最大最繁华的集镇历口,开茶号、油榨、染坊、钟表店、豆腐店、药店、百货店和旅店的占了大半条街,“历口街,彭龙人”这一句口头禅极为客观地反映了当年历口集镇上的现状。不过,当彭龙人还在津津乐道手工业时,飞速发展的现代科学技术给了他们无形的“一击”,使之一时感到措手不及。紧接着迎来了知识爆炸的年代,刚缓过神来的彭龙人,已显然比其它几个文化古村慢了“半拍”。正因为如此,二十世纪初彭龙村独创的“扑蝶舞”,犹如夜空中划过的一颗流星,稍纵即逝。原因是当时村里会跳“扑蝶舞”的四位年轻女子出阁他乡,该舞也就随之“歇”下。不想这一“歇”就是多年,一直无人问津。

笔者今年“十一”黄金周回老家,本村有人家办喜事,彭龙村里老同学汪林英来村给亲戚家帮忙料理喜宴,闲聊中她聊起了“扑蝶舞”之事。据她说,前些年村里有人看了渚口村跳的 “扑蝶舞”,才有老人忆想起了“扑蝶舞”原是彭龙人首创的,彭龙村更应该把它恢复起来。汪林英担任过多年村妇女主任,也曾想到过跳“扑蝶舞”,只是苦于没有脚本,想去和别人学,又怕别人不一定肯教。

真是无巧不成书。祖辈迁居历口镇的原彭龙人汪建生,以前靠收购废品赚钱营生。某年,他在一次整理旧书废纸时,发现了一本黄旧但保存完好的薄薄小册子,出于好奇,打开后看到里面是关于“扑蝶舞”的说明、场记和曲谱,共十三页。“说明”中清楚地写着“扑蝶舞”是彭龙人创作,想到这本册子日后或许还能派得上用场,便保存了下来。今年7月,汪建生听说彭龙村有恢复“扑蝶舞”的想法,主动将这本小册子交给了彭龙村。有了这本小册子,9月下旬,村中有些矢志恢复“扑蝶舞”的妇女便自发组织起来,对照册子琢磨着排练。

其实说起来,笔者和“扑蝶舞”也很有“缘”。和汪林英当时聊起“扑蝶舞”之事后并没搁在心上。三天后,我去箬坑栗木观看“打目连品美食”重阳孝文化节活动,下午搭摄影师林坚的车回城,随车还有县教育局工会主席方蕊、祁门一中老校长胡建平。林坚的车刚好取道历溪到彭龙,想去看看彭龙村“扑蝶舞”排练得怎么样了,顺便也让方主席、胡校长给予指导。此番逗留,令平日喜欢写点文字的我喜出望外。

到了彭龙村,才知现任村妇联主席是我当年在赤岭教学时的学生倪红霞。她和几位正在排练“扑蝶舞”的妇女,聚集到了前年修葺的“光庆堂”,并带去了几本复印的“扑蝶舞”脚本。我问原始脚本可在?其中一位穿花旗袍的中年妇女说,原脚本在她婆婆手里。随后,就在方主席和胡校长琢磨“场记”和“曲谱”时,我却用心看了两遍首页的“扑蝶舞”说明。“说明”共四个段落,计435字,简明扼要,叙事透彻。从行文表述看,像是当年县文化馆人员撰写或加工润色的。“说明”原文为繁体字,内容如下:

“扑蝶舞”是四十年前流行在祁门县历口区彭龙村的一种民间舞蹈。据说那是在春节期间大放花灯中,农民们经常表演这个节目。由于它的形式优美,表现了人们热爱自然、热爱劳动的心意,很受群众欢迎。1954年年底,祁门文化馆、历口文化站深入农村进行对民间艺术的发掘工作时,才将它发掘起来。传授这个舞蹈的是一个五十六岁的老奶奶汪谦兰。

据她说这个舞蹈原名“打蝴蝶”,由四个人表演,他们一手拿着白纸扇,一手拿着花蝴蝶(纸扎的,中间还可点蜡烛)在广场四角出现,慢慢前进,集中一点又分开,这样反复三四次,最后四人很快的聚集在一起,表示已经打到了蝴蝶。最初的“打蝴蝶”并没有唱词,也没有音乐伴奏,以后由村中老奶奶程银秀教她(她当时还是十六岁的姑娘)唱了“扑蝶歌”。

“扑蝶舞”的原始形式很简单,只有一种走步,经过整理加工后,基本上保存了原来的风格,唱词在个别的字句上也作了修改,音乐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加工,使得它更加优美和健康。

这个舞蹈曾参加1955年举行的安徽省工农青年业余文艺会演,获得了节目奖与演出奖。

依据“说明”的内容,我们可以推算出几个大致的时间节点:1954年汪谦兰五十六岁,她应该出生于1898年,以此推算出村中媳妇程银秀教十六岁的汪谦兰唱“扑蝶歌”的时间是1914年。毋庸置疑“扑蝶舞”的诞生时间肯定早于1914年,距今至少已有105年的历史;而撰写或加工润色这一“说明”的大致时间,应该是在1955年底至1956年之间,理由是“扑蝶舞”小册子,用的还是铅印繁体字,图解也疑似手工刻印。(1956年1月28日国务院审订通过了《汉字简化方案》,据此推算“扑蝶舞”的说明应写于首次汉字简化推广之前)

“扑蝶舞”的场记共有11页,开篇对演员服装、道具有较详细的说明:演员身穿花袄、裙,梳头留一长辫,戴耳环、手镯,脚穿花鞋;手里拿着一只纸扎的蝴蝶(长一尺五寸左右、高八寸左右)和一把小圆纸扇。刻有21幅步伐示意图,附有二十二节步伐、动作文字详解。

“扑蝶舞”曲谱是由一名叫张青的文艺工作者记下的,基本采取了人们喜闻乐见的民间小调形式。歌词有十段,同样是在借鉴民歌的基础上改编而成。

日前,笔者在查阅《祁门县志》时,在第746页《文化艺术》“民间舞蹈”章节中发现了有一段专门写“扑蝶舞”的文字。首句写道,“扑蝶舞原名《扑蝶灯》,流传于西乡彭龙一带”,最后一句写道,“1956年12月,省出版社出版《扑蝶舞》单行本”,同时第737页附有《扑蝶舞曲》,演唱“汪谦兰”,记谱“张青、倪世德”,这就印证了我之前推算时间节点还是比较准确的。如此看来,“扑蝶舞”首创阶段在彭龙流传的时间确实不长,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叶,曾复苏过一段时间,尔后由于反复的政治运动终又停歇。

近几年,文化古村渚口掀起了“扑蝶舞”热,但据彭龙村人说,渚口的“扑蝶舞”动作比较简单,没有原始脚本上那么多的节奏变化。然不管怎样,“扑蝶舞”能在今天祁门西乡两大古村重新兴起,尤其是在发源地彭龙再现了60多年前的原脚本,应该说是祁门非物质文化遗产上的又一件幸事。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