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明创建】乡村更美、环境更宜居……惠东吉隆提升创文惠民实效!

2020-09-18 08:00:00 来源:惠东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作者:惠东发布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绿树小径、白墙青瓦、整洁宜居……走进惠东县吉隆镇一些乡村,让人有小清新的感觉。经过清理乱堆乱放、积存垃圾、拆除破旧危房等“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工作,乡村环境得到有效整治,村容村貌得到美化。环境美、风尚美、人文美、和谐美的幸福文明乡村展现在眼前。伴随该镇创建工作的深入推进,一件件得民心、顺民意的实事好事也落到实处。

  

乡村环境得到有效整治,村容村貌得到美化。

  吉隆环境整治与乡贤文化齐头并进

平政村位于惠东县吉隆镇东北部,该村有许多明清时期的建筑,2015年12月被评定为“广东省古村落”。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点之一的平政村,积极配合惠东县文明城市创建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工作,在原有资源的基础上打造具有惠东特色的实践亮点。

  

平政村积极配合惠东县文明城市创建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工作。

  自从平政村开展环境整治工作以来,平政村力争各个领域都尽可能达到文明城市创建的标准,目前取得不小的成效。平政村村委书记负责人介绍,“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方面,平政村共清拆“两违”建筑、破旧竹棚、牛栏、猪栏等61间,面积约29000平方米。平政村下辖的10个村小组共建有10个污水池,污水管网建设基本完工。为确保人居环境整治常态化,平政村还组织了平政小学、石湖头小学约100名学生开展校园大扫除活动,以“大手拉小手”的方式带动辖区家长、村民增加环保意识。

  该村还建立完善乡贤组织网络、乡贤工作机制,开展形式多样的乡贤志愿者服务活动,传颂“先贤”,激活“今贤”,培育“新贤”,激发乡贤的主人翁精神和主力军担当,组织和引导乡贤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建言献策、创新创造、服务社会、促进和谐等积极作用。

  为全镇文明建设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吉隆镇党委委员廖素芳告诉南都记者,今年以来,惠东县吉隆镇以问题为导向,推动文明创建“补短板、促提升”工作和创文管理工作常态化,狠抓整改,为全镇文明建设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吉隆镇着力开展卫生环境整治工作。

  该镇还突出难点攻坚,促进整治成效,着力开展卫生环境整治工作,加强日常保洁,进一步推进“垃圾不落地”示范点建设。另外,开展市容市貌、交通秩序集中整治行动,市场综合整治行动,开展硬件设施设备整改修缮。农贸市场是实地测评的必选之地,同时也是整治难度最大的点位之一,该镇共组织攻坚力量600多人次,清拆占道搭建物8000多平方米。

  评价文明创建活动最终取得的成效,不仅要看该地市民言行举止是否符合文明标准,也要看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和硬件设施建设等,借助创文的东风,该镇加大资金投入,实施吉黄路黄大吉粤东鞋材市场段截污工程、东洲洋1号排洪渠工程、长湖上游吉隆河整治工程等,对长湖村路段的破损路面进行硬底化路面作业,全面启动老市场吉祥路、兴隆街重修工程,对吉水广场公厕进行升级改造,对文化广场井盖进行修缮,督促各单位按照创文要求进一步完善办公楼内无障碍公厕和提示牌。同时,优化志愿者服务岗的配置,增设便民服务清单和便民物品,安排志愿者值岗等,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贴心、便捷的服务。

  经过这段时间的攻坚克难,吉隆镇逐步形成一套网格分工、信息共享、联动整治、常态管理工作方法。在镇领导班子成员的带动下,在各村(社区)、各部门的齐心协力、各司其职下,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全镇美化亮化水平,持续改善了城镇生产生活环境,提升了市民群众讲卫生、守秩序的文明意识。下来,该镇将围绕群众文明、服务为民、设施便民的目标,丰富内容,注重实效,不断巩固和扩大文明建设成果,推动全域文明建设制度化常态化,最终将城镇的“软实力”,打造成发展的“硬支撑”。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