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佳木斯市桦南县历史沿革

2019-09-19 17:53:48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九久 字号:T|T

  远古时期

  中国小康网 约数十万年前就有人类在桦南县境内繁衍生息,是东北亚诸多民族活动的场所。

  上古文明

  夏商时为肃慎地。

  西周初年,殷太师箕子率领五千殷商遗民走之辽东联合当地土著建立箕子侯国,周武王得知后将辽东封给了他,今桦南一带属箕子侯国以及肃慎、濊貊等各民族地方政权。肃慎,古籍中把“肃慎”部落领地称为“肃慎国”,与中国中原王朝有往来;历史学家多认为舜的时代已经有肃慎,可能生活在山东一带,向舜朝贡,后受西周压力北迁。战国时称真番,秦汉恢复原名,汉四郡中的真番郡可能与他们有关。

  濊貊,濊貊族是濊族与貊族的合称,以农业城栅为特点,不同于游牧族。濊族可能与肃慎一样, 在夏商时本居于山东半岛,属东夷民族,周灭商时,濊族被周所迫,大部分向东北迁徙,并以松嫩平原为中心定居下来,其活动竹范围比较广阔,最南端在长城以北,与燕国为邻;东北部在辽河以东,与肃慎族相接。濊族早在西周时代,就是周王朝的朝贡国。春秋时期,齐桓公曾经发动过对濊的战争。战国时期,濊族从事农业和渔猎业,黍成为濊人的主要食粮。此时的濊族进入原始社会晚期,过着定居生活。

  战国至秦汉

  肃慎,秦、汉时被称为“挹娄”、“勿吉”。

  濊貊,秦汉之际,松嫩平原出现第一个国家——“濊王国”,在汉代人们发现了“濊王之印”,其“国有故城”,濊貊人的北支为索离族,饲养猪、马、牛,又善于狩猎。索离人生活在嫩江以东、松花江以北的松嫩平原地带。嫩江下游肇源县白金宝遗址就是索离人(貊人)的文化遗存。索离人的社会内部已出现私有制和阶级对立,已跨入文明的门坎。索离族人东明称王,不用濊族和索离族名,而采用凫臾族名,中原汉族王朝译作夫余,后改为扶余。

  公元前239年,北夫余国建立、并向东扩张迫使挹娄臣服。

  西汉初年,燕王卢绾背叛汉朝,前往匈奴亡命,卫满亦一同前往,并带同千余名党徒进入辽东,之后卫满召集战国时齐国和燕国亡命者成军。

  汉惠帝元年(公元前194年),卫满推翻了箕子侯国哀王“箕准”,并夺取了箕子侯国都城,建立卫满侯国。

  汉武帝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汉武帝灭卫满侯国,在卫满侯国故地设立乐浪、玄菟、真番、临屯四郡,史称汉四郡,夫余国隶属于汉朝玄菟郡管辖。

  桦南小八浪遗址出土的汉代五铢钱说明夫余国与汉朝已有了联系。夫余王子朱蒙因与其他王子不和,走之卒本夫余,在公元前37年建立高句丽。

  魏晋南北朝

  北魏灭北燕后,今桦南一带形成高句丽人与勿吉人的聚居地之一。491年,北魏孝文帝册封高句丽长寿王为车骑大将军、太傅、辽东郡开国公、高句丽王,今桦南地区成为高句丽人的少数民族地方政权。

  高句丽在这段时间内发展壮大,使扶余,勿吉等民族臣服。南北朝时东北亚强国高句丽的首都国内城,是高句丽第二个都城(公元3年-公元427年),是高句丽人历史上最辉煌的年代。

  隋唐五代

  隋朝时勿吉改称靺鞨。

  贞观十七年(643年),高句丽与百济联合攻打唐的友邦新罗,新罗请唐援。唐太宗便以此下令攻打高句丽与百济。贞观十九年(645年),李勣率军从陆路,张亮率舟师从水路,兵分两路进攻高句丽,唐太宗亲自到辽东前线督战。唐军攻下辽东城后,接着攻打安市城(今辽宁海城),自六月二日至九月十八,历时三月没有攻下。

  总章元年(668年)唐朝和新罗的联军灭高句丽后,唐分其境为九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县,并于平壤设安东都护府以统之,高句丽旧都国内城为唐朝安东都护府之哥勿州驻地。

  天宝十四载十一月甲子日(755年12月16日星期二),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史称安史之乱。

  唐朝时靺鞨共七部,其中粟末部日趋强大,圣历元年(698年),粟末部首领大祚荣联合部分高句丽遗民建立震国,唐开元元年(713年)唐朝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国名渤海,今桦南地区属渤海国铁利府汾州。

  天成元年(926年)渤海国被辽国(契丹)所灭。

  辽金时期

  辽灭渤海后,废除州县制。黑水靺鞨改称女真,今桦南一带属五国部之一的越里笃部。

  金设路治,属胡里改路、呼尔哈路。

  元朝建立后,桦南属辽阳行省开元路呼尔哈万户府管辖,后由开元路划出归合兰府水达达路管辖。

  明清时期

  明朝时部分属奴儿干都指挥使司,为海西女真,野人女真等地。

  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四月,努尔哈赤与明边将立碑划界,从此自称为国。桦南一带等地进入女真人的国家。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正月,努尔哈赤于赫图阿拉御八角殿称汗,建元天命,定国号为金,史称后金。

  清初属三姓副督统管辖。

  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在今桦南境内有汉族人开采金矿在这一地区居住,以附近的长龙山命名“长龙镇”(长龙岗)。

  清宣统元年(1909年)原东宁知事张浩然(湖南籍人)招30名湖南籍移民到长龙岗一带(现在的桦南县桦南镇)垦殖,中华民国成立后,1912年张浩然设立艮记垦务公司“招佃垦荒”将长龙岗改称湖南营,隶属于依兰县管辖。

  民国至现代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东北并向东北武装移民,1933年4月日本第一次武装移民到伪三江省桦川县永丰镇屯居(今桦南县孟家岗镇),后定名为弥荣村。同年7月第二次武装移民到依兰县的湖南营(今桦南镇)改名为千振。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抗日胜利后设置千振区。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废除千振区恢复湖南营。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6月,合江省政府决定将桦川县南部的湖南营、孟家岗等地区划出,设置桦南县。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6月,撤销依东县,将原依东县太平(现在的桦南县土龙山镇)、五道岗、金沙河3个区划归桦南县管辖。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将合江省并入松江省,隶属于松江省管辖。

  1954年8月,松、黑两省合并,桦南划归新设之合江专区管辖。

  1956年3月,国务院批准撤销桦南县并入桦川县。

  1964年6月,国务院批准恢复桦南县,以并入桦川县的原桦南县行政区域为桦南的行政区域。

  1985年1月,正式撤销合江地区,将桦南县划归佳木斯管辖。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