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医疗机构已恢复正常诊疗服务

2020-04-21 08:00:00 来源:新会区人民政府 作者:本站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随着国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社会秩序逐步恢复,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就医需求,目前,新会区在全面做好防止境外疫情输入的基础上,进一步统筹医疗资源,全区各医疗机构已恢复正常诊疗服务。

  记者来到新会区人民医院门诊大厅,看到入口处安装了红外线自动测温设施,进入医院都先进行体温测量。不少市民在等候区排队接受流行病学调查等预检分诊,虽然人数较多,但仍井然有序,各诊室门前的等候区,市民也自觉保持距离,并按照“一医一患一室”要求就诊。

  新会区人民医院医务科主任林俊雄:“新会人民医院的诊疗服务基本恢复,但是为了避免群众在候诊期间出现聚集,建议群众可以通过电话预约、微信预约等方式进行诊疗预约。”

  新会区人民医院是新会区发热门诊重点医院,为确保人民群众健康安全,防止人员聚集,保证患者有序就诊,该院大力推行非急诊预约制度引导群众预约就诊等方式,科学间隔每位患者就诊时间,加强候诊区域管理,减少人群聚集。同时,医院还设置多个体温监测点,到院人员一律进行体温监测,并填写流行病学史询问卷,按工作人员指引就诊。

  新会区人民医院医务科主任林俊雄:“希望群众前来就诊时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外出应该佩戴口罩,我们在各个诊区设置了体温监测点,请群众配合做好体温监测,另外在进入诊区前,会对群众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需要填写流行病学史问卷,请群众如实填报。”

  据了解,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区卫生健康局要求各医疗卫生机构严格做好恢复日常诊疗服务前的“七个一”工作(即成立一个防控专项工作组、盘点一次防护物资储备、落实一项健康确认工作、开展至少一次全员培训、组织至少一次应急演练、建立一支感控督导员队伍、进行一次综合评估)、把好四个关口、强化三类人员管理。截至4月15日,新会区23家设有住院部的医院(含民营医院)、51家社会办医疗机构(诊所、门诊部)、58家村卫生站均已恢复正常诊疗服务。

  区卫生健康局要求各医疗机构加强精细化管理,以“便民、高效”为原则,优化服务流程,提倡非急诊预约挂号、预约检查、引导患者分时段就诊,以及充分发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机制,减少人群聚集,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和“一人一诊室”要求,减少交叉感染。

  同时,根据不同患者的医疗需求,进行分类救治,满足患者基本就医需求。对危急重症患者按照相关制度和诊疗规范给予及时有效救治,不得推诿拖延;对门诊慢性病患者,视患者病情适当将其处方用量延长至12周;对孕产妇、儿童严格落实国家、省相关疫情期间孕产妇、儿童疾病医疗救治要求,坚守妇幼底线。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