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南市长清区历史沿革

2019-10-21 19:15:33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九久 字号:T|T

  中国小康网 长清区境,春秋战国时属齐国。秦代,于境内卢邑设卢县,属济北郡。西汉时为泰山郡卢县、茌县和平原郡祝阿县地。三国魏时为兖州济北国卢县、泰山郡山茌县和青州济南国祝阿县地。

  西晋时区境属济北国卢县,县经东北部属青州济南郡祝阿县地,东部为兖州泰山郡山茌县地。东晋时为太原县地。南朝宋时区境属济北郡;北朝魏时为齐州东太原县、卢县和山茌县地。585年,废太原县于升城置长清镇。594年,以长清镇置长清县。至此始有长清县名,县以境内齐长城和清水命名。此时长清县属济北郡,县境东北部为历城县和祝阿县地。

  唐代,长清县初属河南道济州。643年,废济州,长清属河南道齐州。北宋时以路辖府, 长清属京东东路齐州济南府。县内界首镇属京东西路郓州。996年,长清县城由升城迁至刺榆店、即今日长清老城区。金代,长清属山东东路济南府。县广里镇属山东西路东平府。元代,长清属中书省泰安州。明代,长清属山东省济南府。

  清代沿袭明制,至道光年间,全县划为4仓44里,辖1018个村庄。民国成立后,1921年划全县为10个区71里,辖912个村庄。民国20年(1931年)取消里制,旧区名称改为第一至第十区,区内村庄划分为乡镇闾邻,共有31镇、184乡、3618闾、17377邻。民国23年(1934年),全县划为10个区、184个乡、31个镇。1939年6月,成立长清县抗日民主政府后,辖12个区。

  1941年,为适应抗日战争的需要,划长清为峰山、长清两县。黄河以东的峰山县,划为峰山第一至第八区,耀南区(1940年6月成立,1941年12月撤消)和第十区。抗日战争胜利后,于1946年改峰山县为长清县,改长清县为河西县,长清县的区域范围与原峰山县相同。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长清县划为11个区、94个乡。1950年,长清、河西两县合并统称长清县,全县划为17个区,黄河以东划为第一至第八区和第十七区9个区;黄河以西划为第九至第十六区8个区。1952年11月,并17个区为15个区。1956年,将长清县所属黄河以西1个区,划归齐河县,全县改为1个镇、11个区、94个乡。1957年调整为1个镇52个乡。

  1958年,将全县改划为18个乡镇。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取消乡镇成立人民公社,全县设10个人民公社。1959年2月,张夏、崮山两公社合并为张夏公社,全县设9个公社。1959年10月,撤消长清县,原孝里公社划属平阴县,双泉、马山、五峰公社划属平阴县,其余各公社划入历城县。1961年5月,恢复长清县建制。1962年,五峰、马山两公社合并为马山公社,全县共设8个公社。1976年8月,恢复崮山公社和五峰公社,全县共设10个公社。

  1982年2月,将全县划为1个镇9个人民公社。1984年2月,撤消人民公社,全县划为9个区、1个区级镇、31个乡、5个乡级镇、610个村民委员会、743个自然村。1985年,区划调整时,设立武家庄乡,全县划为7个镇、4个乡,共有611个行政村。

  1995年4月,撤消马山乡、五峰山乡,同时设立马山镇、五峰山镇,全县共辖9镇、2乡、613个行政村。

  2001年6月26日,撤消长清县,设立济南市长清区,辖长清、平安店、归德、孝里、马山、五峰山、万德、张夏、崮山9镇和双泉、武家庄2乡、613个行政村。

  2003年11月,撤消长清、平安店、崮山、五峰山四镇,同时成立文昌、平安、崮山、五峰四个街道办事处。2005年12月,万德镇、武家庄乡合并为万德镇。

  2008年,长清区下辖4个街道:文昌街街道、崮云湖街道、平安街道、五峰山街道,6个镇:归德镇、孝里镇、万德镇、张夏镇、马山镇、双泉镇。

  2016年10月,撤消归德、万德、张夏三镇,同时成立归德街道、万德街道、张夏街道三个个街道办事处。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