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沟镇:“五步走”走出壮大集体经济新路径

2019-12-03 10:55:00 来源:任城区政府门户网站 组织部 作者:消息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手中无米,唤鸡不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夯实农村共享发展基础的重要举措。今年以来,长沟镇按照“全面达标、突出亮点”的原则,坚持“清产核资”“项目建设”“现代农业”“工业厂房”“物业服务”五步走,点燃村级发展潜能,筑牢农村经济基础。截至2019年11月,长沟镇52个行政村,完成集体经济收入720余万元,其中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52个,占比100%。

长沟镇付庄村召开清产核资工作推进会议

  持续开展清产核资,深入挖潜资源。摸清家底,变“千村一面”为“各具特色”。结合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任城区长沟镇党委成立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先后组织镇、村二级业务人员进行3次集中培训,逐村建立“三资”台账,并对各村集体经济发展状况、资源禀赋及初步发展思路、需要解决的问题等进行摸底,形成“一村一策”的集体经济攻坚销号计划书,扎实推进以清理合同、化解债务旧账、新增土地发包为主要内容的清产核资工作,对废弃校舍、厂房、企业用地、水利设施、机械设备等资产进行回收后再发包,对于集体预留地和改造后的旧村塘进行招租,切实解决“难啃的硬骨头”。长沟镇付庄村原70亩废弃坑塘,通过整理后重新发包,增加集体收入6万元。截止到目前,全镇已收回不合理发包集体资源890余亩,重新签订合同42份,实现农村集体资产增收57万元。

长沟镇多次组织召开专题党政联席扩大会议研究部署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抓住项目建设机遇,做活“高铁文章”。鲁南高铁自长沟镇通过,涉及到29个村的集体土地、沟路渠等公共用地或设施占用,镇党委多次组织召开专题党委会、党政联席会、工作推进会研究如何利用项目建设契机,抓实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事宜,镇包管区领导表态明责、管区主任一线督导,村党支部书记履职尽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压力传导机制和工作格局。长沟镇后刘东村将荒废多年的坑塘出租给高铁项目部,一次性获得补偿5万余元,下步将积极协调资金,及时将补偿款、清表款项拨付到各村,并指导整合村集体征占赔偿资金,进行土地综合开发利用,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长沟镇三韩农业示范园内采摘游客合影留念

  抓好“一产”发展现代农业,实现项目带动。依托区域特色产业优势,积极与当地企业、种植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共同发展种植等特色经济,实现村集体经济与群众收入双增收。长沟镇三韩农业示范园利用“财政扶持+土地流转+先进栽培技术”的乡村振兴模式,确保实现了“土地流转户稳赚不赔”“村集体稳赚不赔”“种植户稳赚不赔”,除带动周边村庄50余名贫困户脱贫外,还为南韩、中韩、北韩三村带来每年20余万元的租赁收益。长沟镇新建的蔡堂精品蔬菜种植园项目,辐射蔡北、李北、蔡前、季庙等4个村,村集体将加强合作服务,管理、生产、教学“齐头并进”,搭建推广平台,采摘、直销、网购“多位一体”,在通过自营或收取大棚租金等方式增加集体经济收入的同时,带动周边农户增收致富,预计年集体经济收入近30万元,真正实现投资一个项目,带动一个片区。

长沟镇钱海村废弃小学将建成老年康养中心

  探索“二产”建工业厂房,增强“造血”功能。长沟镇党委通过兴办工业项目,将部分村废弃学校、坑塘等闲置资源盘活,采取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出租的方式,引入资本建设工业厂房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实现“腾笼换鸟”。镇级和村级抱团开发,通过“园区服务型”发展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共同建设工业标准厂房,通过出租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长沟镇崔庄村原小学废弃多年,村党支部清理后将教学楼发包给家具厂,收取租金3.6万元,并计划在崔庄操场建设标准化、订单式厂房,目前正积极协调上级政策资金;任城区长沟镇钱海村针对废旧、废弃、斑裂房屋,在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基础上,办企业、搞园区、建厂房,吸纳农民就近就地就业,增加村集体和村民收入,切实让“沉睡资源”变成集体经济源源不断的收入“活水”。

长沟镇南薛村党支部书记薛凤军主持召开利民服务公司工作会议

  办好“三产”物业服务,广辟增收渠道。长沟镇党委鼓励各村结合自身实际,由村党支部牵头,创新“支部+企业+集体经济”的发展模式,兴办各类领办合作社、物业服务公司等,同驻地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提供劳务、基建、运输等服务,开展烘干储藏、集中运输、农村电商等综合性业务,让“红色引擎”为集体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长沟镇南薛村党支部整合区位、资源优势,放眼大发展、大建设,理出了“大力发展服务业”的壮大集体经济思路,同本村驻地企业济宁运河电厂、济宁森达美港有限公司、济宁四通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森华建材等开展深度合作,村党支部牵头成立南薛利民服务公司,据统计,公司成立以来,共安置村民就业400余人,村集体通过收取承包费、租赁费、劳务费实现经济收入210多万元,为村庄建设、村民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支部+服务”,既增加了村级集体收入,为企业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又为本村村民创造了就业机会,拓宽了增收渠道,实现了企业、集体、群众三方共赢,走出了一条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新路子。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