傩舞

2018-11-23 16:04:00 来源:寿阳人民政府 作者:16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寿星文化相当值得一提的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顾名思义即是通过某种精神存在于社会的。它意味着精神的不朽,或不可复制和难能模仿。譬如:傩舞爱社也称耍鬼)就属此类。爱社于2008年被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中国文化报》、《中国画报》、《山西青年》等报纸杂志上刊发了傩舞的报道及相关图片后,引来了社会各界众多的关注。


a060de4c71704a33a2b1e14513706403.jpg


在寿星文化广场看傩舞表演,带着补课的心情:傩舞表现的是黄帝战蚩尤的传说故事。上古时代黄帝为了战胜蚩尤部落,命令将士打扮成二十四家魂头鬼迷惑蚩尤,获胜后,为了表彰将士们爱社稷的英勇行为,就把这种傩舞称之为爱社。由于将士佩戴了鬼饰面具作战,子民便把对黄帝的崇拜转为对鬼的崇拜,演绎为一种鬼图腾。到明代以后,傩舞演变为傩戏,分为两类:一类是娱神重文情,另类是驱鬼重武技。我们观看的是文情式的,舞者着鬼脸头盔、背架、战袍、软底绣鞋、绣鱼等。音乐主要以大鼓、锣、釵等打击乐,节奏分明,近似晋剧中武打音乐。表演者共24位,六名大鬼戴鬼脸面具为主演,十八名小鬼站成马蹄形面向中央作为城廓形两边助阵。

锣鼓一响,站在中间的六个大鬼开始表演,其舞蹈有软势、猴势、抱势、推门等动作以及珍珠倒卷帘等组合。整场演出节奏平稳,气氛沉闷,呈现出一种古朴、单调、森严的神秘色彩看演出的那天阳光稀少,不一会儿又落起了零星的雨滴,天昏地暗中有些茫茫然地面对鬼们的张牙舞爪,仿佛霎那间回到了上古时代,有种地老天荒,心情悲怆的沉郁傩舞奇特,气势豪壮,概因联想到它最初和战争有关,便有了一些言语无法说清的复杂心绪。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