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文物保护单位--华亭寺

2019-06-06 10:43:00 来源:昆明市西山区人民政府 作者:昆明市西山区人民政府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位于太华山中部,原名圆觉寺,创建于元朝至治三年(1323年)。创始僧师名玄通,字元峰。玄通选址西山华亭山原大理国王室高氏墅院旧址,结茅庵修行。至治三年(1323年),“首建大光明殿,肖毗卢佛像位其中,列圆觉十二大士于左右以配之。故以圆觉题其额。”此后相继建南北廓、方丈室、浴塘、庖厨、仓廪等并置常住恒产田园。圆觉寺顿成昆明一大丛林。

明永乐、景泰年间,圆觉寺迭加整修。天顺六年(1462),明英宗敕赐该寺为华亭寺。清代几次重修,至咸丰七年(1857),再毁于兵燹,光绪九年(1883)再修,但规模已不如前,民国初期已经相当破败。

1920年,唐继尧请鸡足山高僧虚云大师到昆明,主持超度靖国诸役阵亡将士灵魂的大法会,事后又请虚云大师住持圆通寺。但虚云大师了解华亭寺的历史,对该寺的破败和可能出卖给外国人做游乐场所感到忧心,遂主动请求到华亭寺住持。虚云住持华亭寺六年,收回西山四十里山地林场,并主持募款重修华亭寺,于山门外凿莲花池,起钟鼓楼,于大雄宝殿内塑阿罗汉,殿后建藏经阁,殿左修大悲阁,殿右筑海会塔,并移植花木,奠定了今之华亭寺格局。

今之华亭寺占地18亩,为一外带宽大庭院的庞大建筑群。寺院为三路三进,中路依次有有天王殿、涌莲桥、大雄宝殿、藏经阁等,两侧有地藏殿、观音殿等,北路建有罗汉堂、方丈室、厨房、僧舍等,南路有竹园、画廊、祖堂、客房等。全寺大小建筑200余间,殿宇巍峨,错落有致,气势磅礴。其中,大雄宝殿通面阔七间,进深四间,高约14米,占地475平方米,为重檐歇山琉璃瓦顶,宏伟高达。正中高悬一匾,上书“瑞云栖止”,大殿内有三尊三世佛金身塑像,塑工精良。外院有钟楼、放生池、雨花台等,

华亭寺还保存有历代碑刻、经书、楹联、石雕和名人字画等。许多楹联均为上乘佳作。华亭寺于1983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