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川:石碑村里茶飘香

2020-03-13 00:00:00 来源:沐川新闻网 作者:消息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石碑村富硒茶园

沐川新闻网讯(杨宝 辜旭伟)“大家注意哦!茶叶采摘不要掐采应提采,掐采会出现黑头,影响茶叶品质。”3月9日上午,沐川县大楠镇石碑村7组千亩茶园茶香飘溢,12名戴着“沐川志愿者”小黄帽的茶农腰系茶篓,灵巧的双手在枝叶间飞舞,一捏一提,采下一颗颗嫩绿的新芽……当天,大楠镇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到石碑村,帮助贫困群众和缺劳动力的茶农采摘春茶。

“多亏这些党员干部来帮忙,我家茶园里的春茶才能及时采完。”看着茶篓里采摘的颗颗嫩绿新芽,石碑村7组脱贫户彭德和如释重负,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机关党员干部化身“采茶工”

茶叶采摘缺人手 党员化身“采茶工”

“明前茶品质好,错过了最佳的采茶时机,价格就会大打折扣。”今年42岁的彭德和,身患肢体三级残疾,家里除了年迈的母亲,还有一对幼子需要照顾,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靠种植茶叶维持生计。最近,他家近5亩茶园冒出了嫩绿的新芽,他却只能看着发愁。原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彭德和无法从外地雇到采茶工,而很多本地人也忙着采摘自家茶叶,他家的茶园面临着“满树新芽却无人摘”的局面。

与彭德和一样,石碑村的其他茶农和脱贫户也担心,新冠肺炎疫情下,如果这一季的茶叶不能得到及时采摘,不仅会影响当季的收入,还会影响下一季茶叶的生长和上市。为帮助茶农和脱贫户解决春茶采摘中遇到的难题,减轻茶农和脱贫户负担,大楠镇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和志愿者,帮助种茶大户和脱贫户采摘茶叶。

“你看,采茶时一定要注意留叶,做到采养结合,使茶树上有适量的叶子。”为提高大家的茶叶质量和采茶效率,彭德和也现场充当起采茶师傅的角色,手把手地教“采茶工”们如何采摘茶叶。“看到你们来帮忙,我的心就定了,不仅帮我及时采摘了春茶,还帮我省下了原本准备雇采茶工的几千元工资。”看着茶篓里装满绿芽的茶叶,彭德和黑黝黝的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和志愿者们一起帮助茶农采摘茶叶,既能缓解茶农和脱贫户的燃眉之急,又能体验采茶的辛苦与乐趣,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大楠镇镇长毛俊秋告诉笔者。“党员干部通过一天的采摘,不仅帮助了脱贫户采摘了鲜茶,更拉近了与脱贫户之间的距离。”

党员志愿者帮助彭德和采茶

做大做强主导产业 助推乡村振兴

山上忙采茶,山下忙加工。连日来,位于石碑村七组的贵宾茶厂内一片繁忙。几十台炒茶机不停地运转,一片片鲜嫩的采叶缓缓变得干燥而细小。一旁,茶厂生产车间负责人赵攀正忙着指挥工人把刚炒制好的新茶进行装袋。

“目前,我们每天收购的新鲜茶叶有4000斤左右,能够生产干茶1000斤左右,产品主要通过快递方式销售到江浙一带。”赵攀告诉笔者,石碑村山上种出的“富硒茶”,比普通的绿茶香味更浓、汤色更清,而且富含人体所需的“硒”元素,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订单也源源不断。“我们不仅看重石碑村优质的鲜茶品质,更重要的是这里有成规模茶园,原料供应充足,成本也更加低廉。”

在石碑村,茶叶加工厂不止贵宾茶厂一家,另外一家是2009年在村“两委”引导下,由当地村民入股筹建而成。“茶叶种植规模越来越大,但产品附加值低,原料外流严重,村民的收入增长空间受限,所以村‘两委’决定引导大家在茶叶精深加工上做文章,打造一村一品,做大做强主导产业。”石碑村党支部书记彭德高说。

如今,石碑村规模种植茶叶已发展到8500亩,成为村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同时建成茶叶加工厂2个,成立茶叶和林竹专合组织各1个,注册品牌“沐源川”,发展资金互助社1个,办有现代家庭农场6个,其中省级示范家庭农场2个,2016年石碑村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茶叶示范村,茶产业带动脱贫户97户317人实现增收,茶叶收入占该村经济总收入的80%左右。今年预计全村茶叶产值将达到3300万元,实现茶农人均茶叶收入可达14000余元。

“下一步,石碑村将紧紧围绕‘一村一品’,继续做大做强茶叶主导产业,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同时依托沐川县沐源茶韵富硒茶旅融合现代农业园区项目,利用全村低产林地再新建优质茶园3500亩,打造石碑万亩富硒茶园基地,提升产品质量,向生态有机、茶旅融合方向发展。”彭德高表示。在做大做强茶叶主导产业的同时,石碑村还不断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推进产业多元健康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据悉,石碑村不仅有茶产业,同时也培育有林竹1.9万亩,优质红心猕猴桃产业园1000余亩。

茶厂加工忙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