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中国文化战线上的一面光辉旗帜(广交朋友、频繁出访)

2019-06-06 00:00:00 来源:沙湾新闻网 作者:乐山理论网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第八章 勤于国事、笔耕不辍

一、广交朋友 频繁出访

新中国成立以后,因郭沫若在中国革命斗争和文学创作、历史研究等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在国内外享有崇高的声誉,所以一直是新中国国家事务和科学、文化、教育、文学方面的领导人。他曾先后担任或一直担任全国政协委员、常委、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及历史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中国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主席,中日友协名誉会长,中国文联主席,他还是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新中国使他焕发了青春,虽身兼数职,日理万机,但他精力充沛,仿佛有使不完的劲。

解放以后,从事和平外交工作,广泛结交世界各国的朋友是郭沫若繁重国务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新中国刚成立,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世界上很多国家还没有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了争取新中国有一个和平建设的环境,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建国初期保卫世界和平的外交工作十分重要。尤其在世界大多数国家尚未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情况下,郭沫若肩负的外交使命和外交活动,就显得格外重要。

195011月,郭沫若率领我国代表团赴波兰华沙参加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在会上,他作了长篇发言,提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五项纲领,表达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美帝国义霸占台湾、侵略朝鲜的决心。让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士,第一次听到了新中国代表发出的热爱和平,反对侵略的心声。中国人民抗美援朝的正义行动得到了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广泛同情和支持。在这次会议上,郭沫若还满腔义愤地揭露和控诉了美帝悍然在朝鲜和我国东北投掷细菌弹的罪行。并强烈要求组织国际调查,得到了以约里奥·居里为首的世界和平理事会一些领导成员的支持。后来,又经过郭沫若及一些国际和平战士的推动,世界和平理事会决定于1952年春天在挪威奥斯陆举行执行局会议,郭沫若再度率团赴会。他向大会详细报告了美帝扩大细菌战的严重罪行。起初,会上对和平理事会要不要干预朝鲜战争中细菌武器的问题,各国代表意见分歧不小,一时斗争十分激烈。郭沫若觉得事关重大。于是,他在会上会下抓紧一切机会做工作,千方百计争取各国代表的同情和支持。尤其是为了竭力敦促约里奥·居里主席拿定主意,郭沫若还专门召开了一个小型座谈会进行宣传。他尖锐地指出:“支持不支持被侵略的朝鲜和中国的要求,这关系到世界和平理事会的存亡问题。若不能主持正义,还有什么理由让世界和平理事会存在下去!”郭沫若的滔滔雄辩,义正词严慑服了不少代表,会议终于通过了告世界男女书——《反对细菌战》。同时,通过了组织“调查在朝鲜和中国的细菌战事实国际科学委员会”的决议,回到休息室,他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对茅盾、钱三强等人说:“总算没有辜负党和人民的委托啊!”

由于他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做出的贡献,1951年荣获斯大林国际和平奖金。他将获得的10万卢布奖金全部捐献给了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反对美国侵略委员会作为抗美援朝经费。

1952年夏天,郭沫若在北京出席了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筹备会之后,又飞赴德国柏林参加世界和平理事会特别会议。秋天,在北京举行的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上,他既是东道主又是大会的主要组织者,日夜忙碌。他所作的报告《团结一心,保卫和平》,赢得了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冬天,以郭沫若为副团长,宋庆龄为团长率代表团赴维也纳,出席世界人民和平大会。郭沫若在发言中揭露了美帝国主义发动朝鲜战争的前后情况,强调“停止今天的战争,就能制止明天的战争。”大会期间,他与约里奥·居里主席多次个别交谈,建议和平运动应该打出反殖民主义的旗帜,以争取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广大人民。约里奥·居里表示完全同意。

维也纳会议结束后,郭沫若与宋庆龄率代表团转道苏联回国,在莫斯科迎来了1953年元旦。113日晚上,郭沫若与宋庆龄在克里姆林宫的一间屋子里受到了斯大林的接见。斯大林问到解放后中国人民的生活情况,妇女的工作情况,初级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发展程度、汉字改革、少数民族文字等问题。作为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的郭沫若,向他详细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后,在文化教育方面所进行的改革和取得的成绩。对郭沫若、宋庆龄这两位著名的和平战士,斯大林表示了深切的关怀。希望他们努力争取有发动侵略战争危险的那些国家的人民,广泛地来从事维护和平的事业。郭沫若回国后仅一个多月,斯大林就因病去世了。郭沫若又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成员之一,在团长周恩来率领下赶赴莫斯科参加吊唁活动。

1955年,郭沫若率中国科学代表团访问日本。日本是他的第二故乡,他在日本生活了二十年,对日本人民怀有深情厚谊。

中国代表团成员都是著名的科学家和学者,学界精英,代表了中国科学界的最高水平。这充分表现了中国对中日文化科学交流的高度重视,对发展中日两国人民友好关系的真诚愿望。日本学术、文化、文艺、教育、政界、贸易、日中友好团体、工会等各界社会名流也高度重视代表团来访。121日,东京羽田机场被友谊之花点缀得如同春天一般,到处是鲜艳的五星红旗,到处有捧着花束的欢迎人群。郭沫若等人一跨出机舱,就感到一股暖流扑面而来。此情此景,郭沫若心中生出了无限的感慨。不管是握着早已熟悉的或刚认识的日本友人的手,还是面对陌生的记者的闪光灯,郭沫若说得最多话是:“中日两国人民特别需要和平相处,我们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的加强,不仅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而且有助于维护亚洲和世界的和平。”

1955124日,日中文化研究所所长菊地三郎来拜望郭沫若,感谢郭沫若于去年底将他旅日期间的文献资料全部惠赠给该所,共计各种书籍1386册。殷墟出土的甲骨96片,还有郭沫若的书法、青铜胸像、唐代越州青瓷壶等。为此,菊地三郎想筹建“沫若文库”,郭沫若对他说:“菊地君,我们把计划扩大到整个亚洲怎么样?”后来,日中文化研究所采纳了郭沫若的意见,建立了亚非图书馆,其中的中国室特辟了“沫若文库”,将郭沫若赠送的文献资料都陈列在这里。

郭沫若在日本访问了二十多天,足迹遍及东京、京都、大阪、广岛、冈山、福冈、千叶、下关、箱根等地,会见和结交了学术界、文化教育界、文艺界等各界的老朋友、新朋友。访问了东京大学、明治大学、早稻田大学、九州大学、京都大学、冈山大学等高等学校,出席各种座谈会、欢迎会,并作演讲。所到之处,都受到了日本各界人士和大学师生的热情欢迎。

1220日下午,代表团结束访日前,郭沫若等出席日本《朝日新闻》、《每日新闻》、《读卖新闻》三大报社在东京举行的演讲会。据说这种联合举办活动的事,在竞争激烈的日本三大报之间是“绝无仅有”的。郭沫若在即席演讲中,特别阐述了周总理在万隆国际会议上新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表示了中国人民衷心希望跟世界各国和平共处,反对战争、反对侵略的愿望。

郭沫若是中国国家领导人,著名的国际活动家,又是当代大诗人、大书法家。日本朋友非常喜欢他潇洒遒劲、气势纵横的墨宝。每到一地,日本朋友都以能得到他的诗和墨宝为荣。访日期间,也写了不少诗,写了不少斗方、条幅,不分高低贵贱,有求必应,他以自己高尚的品德给日本人民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通过他和代表团的这次访问,为中日两国关系和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谱写了新的篇章,得到日本人民和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评价。日本人民在郭沫若生活过的冈山后乐园、市川须和田福冈金印公园、别府市四个地方建立了四个诗碑,以之纪念。由他建议的在“沫若文库”基础上扩大的亚非图书馆,如今已成为包括中日两国人民在内的亚非人民友谊和文化的象征。

另外,郭沫若还访问过捷克、罗马尼亚、古巴、印度、缅甸、尼泊尔、巴基斯坦、埃及等国。1971年,他以七十九岁高龄作为中国特使参加伊朗举办的波斯帝国成立二千五百年纪念活动。这是他最后一次出访。仅在五十年代,郭沫若就曾五次出访苏联,平均每年就有两次参加世界和平会议,广泛结交了许多国际友人,为世界和平和增进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