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公安分局:“白妈”的“监”守战“疫”

2020-03-07 00:00:00 来源:五通桥新闻网 作者:平安五通桥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202003071030290397.png

在乐山市五通桥区看守所里,每天都有一个忙碌的身影,像风一样来去匆匆,这阵“风”总是在大家需要她的时候,便“刮”到身边,给人温暖,大家都亲热的称呼她“白妈”。

白妈是看守所里的内勤民警,大家缺什么、少什么,总是在第一时间叫“白妈”,她也总是笑呵呵的为大家解决,面对每天繁琐的工作,白妈总是任劳任怨,疫情防控以来,总是能听到她的“碎碎念”:“戴口罩、勤洗手、要消毒......”。局里有同事跟她开玩笑:“年纪轻轻的,你怎么就做那么多人的妈了?”她就说“大家在这封闭的环境里要呆那么长的时间,连续的工作让人身心交瘁,孤独、疲惫和压力充斥着每个执勤民警的神经,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给他们提供好后勤保障,从生活上关心他们、照顾他们,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这不就是“妈”要做到哟?!”

202003071030477455.png

“白妈”名叫白蓉,今年43岁,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二次,多次被分局评为“优秀公务员”、“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现是五通桥区看守所区内勤民警 。

2020年的春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突然来袭。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2月1日,五通桥区看守所开始执行“三三制”封闭勤务模式,连续15天上岗,连续15天集中在所隔离备勤,连续30天住所不归的超长工作状态,直至疫情解除。2015年“白妈”做过心脏手术,但她没有畏惧第一个站出来,主动请缨,参加第一轮在所隔离备勤,成为监管战线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女警之一。

202003071034434808.png

每天上班之间,在看守所大门,始终站立着手拿“测温枪”的她,为入所人员进行检测登记。疫情防控以来,她每天对看守所的民(辅)警、医生护士、工勤人员进行两次的体温测工作,及时发现有无感冒、发热、咳嗽或者身体不适的人员,并及时了解“入所”工作人员的行动轨迹和思想状况,并做好登记工作,为看守所的疫情防控工作把好第一道“关”。面对新型冠状病毒,从没有见识过的新事物。从无知到防范,她总是通过微信工作群或工作便利之时,提醒着身边的每一个人,“用肥皂洗手、注意戴口罩、加强通风消毒”,这几句话成了这段时间她与他人见面的口头禅。

“白妈”每天都要到厨房检查食品卫生安全,检查库存物资情况,米、油、调料、干货及其它食品,有无变质、劣质、有害人体健康的生活物资和食品进入食堂。每天完成三餐食品留样工作,并作好记录。在加大消毒防疫力度的基础上,加强工作人员食品生产安全培训教育,要求食堂人员工作必须佩戴口罩,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每日测量体温,每日对食堂餐具、用具进行消毒。同时严把食材验收,与供应商协调沟通,确保食堂食材供应安全及质量。同时改善在押人员伙食,均衡饮食,确保在在押人员吃熟、吃热、吃够,增加在押人员免疫力和抵抗力。同时也积极对接分局后勤保障部门,协调做好防疫物资统计、领取、发放工作。坚持到各个岗位了解物资使用情况,哪种物资消耗比较大,哪种物资适合一线工作人员使用。她做到了解民辅警每时每刻的所需所想,千方百计的做好他们的伙食和防疫物资保障的后勤工作。

除了后勤保障工作,“白妈”还要负责在疫情防控期间,每日负责与上级单位、外来单位对接各类数据与报表,确保监所动态信息及时上传。准备服刑人员相关的材料、档案,邮寄到当地公安局、司法局社区矫正帮教工作科,切实服务保障中心工作。

“白妈”的老公也是基层派出所民警。疫情防控工作以来,他每天坚守在派出所一线,深入辖区开展入户核查、关停营业性场所、对居民开展疫情防范宣传.....这样忙碌的“双警”家庭,他们即是同事,又是伴侣。他们把“警察蓝”穿成了一辈子的情侣装,面对疫情,他们不曾有一念退缩,始终坚定值守、忠诚奉献。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