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剑成:用心用情用力抓脱贫 积极到脱贫攻坚第一线去

2019-12-02 17:01:08 来源:凉山州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作者:吉伍伍呷莫 责任编辑:九久 字号:T|T

李剑成入户与群众畅谈。.jpg

李剑成入户与群众畅谈

  村集体经济发展起来了,通村路硬化了,安全饮用水、生活用电、卫生室、文化室等样样齐全,波振村逐步实现了“村美、业兴、家富、人和”的欣欣向荣的发展局面。眼看着村里发生的巨大变化,驻村第一书记李剑成很是欣慰。而四年前,波振村还是一个贫困村,该村以传统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小农经济意识强,市场意识淡薄,经济还比较落后,不少群众还生活在贫困中。

  2015年12月,时任冕宁县卫生和计划生育执法监督大队副大队长的李剑成被委派到喜德县两河口镇波振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开展扶贫攻坚工作。积极到脱贫攻坚第一线去,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使命,可是,面临的家庭困难也是非常具体、实际。他上有70岁且是四级肢体残疾的老母亲,下有患有严重自闭症的儿子,他们都需要照顾。一方是自己钟爱的事业,一方是自己最亲爱的家人,他陷入了“两难”境地。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他妥善安排家人,克服实际困难,服从组织安排,毅然加入第一书记队伍。

  到任后,他并没有着急“跟风”盲目上项目,而是把“家”搬到了波振村,与村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增进感情,消除隔阂,真情沟通,了解和掌握群众脱贫致富的真实想法。走村串户,深入田间地头,跑遍2个村民小组,走访了贫困户、五保户、党员困难户、群众代表、致富能手等,征询他们对村里发展的意见和建议,经过近3个星期的深入走访调研,掌握了全村的基本情况、民俗习惯和发展第一手资料,为波振村下一步发展什么,怎么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方面,着力破解贫困山村“发展难、难发展”的难题,探索实践“支部引领+企业带动+合作社牵头+农户参与+电商销售”的发展模式。先后成立了波振拉达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波振村电子商务服务点,并坚持贫困户双优先、保底收益、保障贫困户利益分红等三个发展原则,帮助群众实现了土地流转、劳务、特色产业发展收入等三重收入。其中,14亩瓜蒌基地收入42000元,贫困户人均年增收100元左右,并带动劳务370余人次,实现劳务收入26000元;引导农户外出务工110余人,实现劳务收入264万元左右;500亩花椒基地有效益后,贫困户人均年增收可达1700元左右;确保花椒基地土地流转费不少于300元/亩/年,瓜蒌基地不少于520元/亩/年。

  另一方面,多措并举推进彝家新寨建设工作。工作启动以来和工作组入户调查,精准了解户情,深入全村农户进行入户摸底调查,摸清情况,建立住户建房需求清单,做到“底数清、数据明”。并通过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宣讲“四好”创建、“两不愁、三保障”等脱贫攻坚政策,实现扶贫政策入脑入心,为贫困户住房建设营造良好氛围。2017年10月,67户建卡贫困户全部入住,波振村综合服务中心也全面投入使用。

  同时,喜德县波振村农民夜校正式开班。波振村农民夜校开办以来,培训花椒种植、核桃嫁接、生猪养殖等实用技术,同时结合精准扶贫惠民惠农工程,开设“四好家庭”创建、移风易俗等课程,共计开班55期,培训1500多人次,在凝聚村民群众脱贫力量,提升整村人口素质,倡导良好社会风尚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此外,实施了二组滑坡治理、通组路硬化工程,该工程总资金投入274.7万,受益群众93户。

  “接近四年的驻村第一书记工作让我体会了‘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真正内涵,只有把群众当亲人,既要输血又要造血,有发展经济之‘识’、创新创业之‘胆’、体贴群众之‘心’、廉洁奉公之‘德’,才能实现带领群众脱贫奔康。”通过四年的工作经验积累,李剑成对驻村工作有了深刻的认识。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