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集镇北崔村:种好一棵树 富裕一个村

2020-09-15 09:46:47 来源:东阿县人民政府 作者:消息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眼下,刘集镇北崔村的黄金梨进入了一年的收获季,村民们在田间地头忙着给黄金梨包装、过秤。远处,一辆辆来自各地的经销商正在收梨。

好果云水果供应链有限公司高华志:“我们之所以会选择来东阿这个地方是因为这边的环境,还有这里面的村民都很友善。这个梨呢确实是水分又多,甜,化痧率很低。受市场的喜爱,所以我们一直在东阿县采收秋月梨。”

目前,北崔村的黄金梨每亩纯利润都在1万元以上,村民一年的收入都在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北崔村成了刘集镇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2002年,村党支部书记曹兴民决定将发展特色经济,带领村民致富,经过多次参观考察,他决定把发展黄金梨种植做为突破口。

北崔村党支部书记曹兴民:“在此之前我们村这是接近2000亩地都是那种传统的粮食作物。一季玉米一季小麦。当时那个玉米小麦只有四五毛钱一斤,我们考察这个黄金梨的时候那个时候就两块多钱一斤。后来我带着我们群众这个开会,考察。我们这样分析的就是一亩地你哪怕是见上五千斤,一块钱一斤还得五千块钱呢。”

第二年,曹兴民第一个带头种植了8亩黄金梨,并发动村党员干部积极参与,最终有30户干部群众加入种植队伍。2006年,第一批黄金梨到了收获季节,为解决村民的后顾之忧,曹兴民先把村里的10万多斤梨全部收起来,寄存到聊城的一个冷库中,然后马不停蹄地去北京、上海、西安、青岛等地找市场、找买家。销路问题解决了,种梨群众实现了丰产丰收。

腰包渐渐鼓起来,村民的日子也过得越来越好,对此村民邢承含深有感触。2002年,30岁的邢承含尝试养狐狸,行情不好赔了钱,听说村里要发展黄金梨,资金紧张的他,依然承包了12亩地,成为第一批黄金梨种植户。

刘集镇北崔村村民邢承含:“我感觉养殖业还不如种植业风险小点,所以就改成种地了。正好赶上村里发展,当时政策又好,地不要钱。自己光买苗子钱。当时种了是五个品种。新高梨,晚秀梨,黄金梨,华山梨,园黄梨。销售不出去的情况基本到没有。一开始产量低,客户少点。咱这产量高了不外边客户也多了。新梨上今年7年了,从13年栽的。现在一年销售个四五十万斤吧。”

到今年,该村黄金梨种植面积已达1300亩,并辐射到周边10个乡村。每到丰收季节,村里就会涌来各地的经销商来收梨。“北崔黄金梨”的名头也越来越大,不仅销往深圳、厦门、龙口等全国各地,还远销新加坡、菲律宾、非洲等国家和地区。

北崔村党支部书记曹兴民:“就是经过我们这10几年来得说是不断地发展,就是每年都有这个新的果园出现。就是哪怕是30亩50亩,多的时候我们村这一年流转了500多亩。现在这个我们村的村民包括流转外村的这个果园,已经是接近两千亩。要是按今年的这个价格计算,每亩地一万多元的话我们村里要收入两千多万。现在不光是我们村了,你像周围柳合苏、李堂、张集都有果园。”

种上黄金梨,吃上黄金饭,带富村民的曹兴民和村“两委”成员也没闲着。按照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要求,北崔村成立了东阿县北源黄金梨种植合作社。2018年他们申报了东阿黄金梨国家地理标志,2019年又申请了东阿黄金梨绿色食品认证,真正使黄金梨,成为北崔村村民致富的“摇钱树”。

(记者 张凯 周宁)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