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县幸福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011-05-16 09:17:00 来源:沧江明珠-云县 作者:蔡高武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云县幸福镇在中共临沧市委召开农村工作会议后,镇党委、政府通过深入调研、全面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算清产业发展帐和农民收入帐,对幸福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行科学、合理规划,以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全面推进全镇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幸福镇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按照市委提出:“坚持有进有退的原则、坚持长短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和“稳粮、扩经、提质、增效”为主要内容,以新农村建设为总揽,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围绕规划、项目、产品、龙头企业、科技、效益调结构的要求为指导,扎实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农业设施装备水平,促进农业生产向基地化、规模化、标准化、组织化、商品化方向发展,实现产业培植取得新成效、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加工水平明显提高、标准化生产稳步推进、品牌建设有突破、组织化程度增强,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业效益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社会更加和谐。

1、种植业。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大特色果蔬产业发展,不断提高农业生产质量和效益。

 ——粮食。稳定粮食生产,依靠科技措施,提高综合产出率,进一步加强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中低产田地改造步伐,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到2015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8万亩,粮食复种指数达150%,粮食总产达3万吨,产值达78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14元。

——甘蔗。强化品种改良,引进高产高糖品种,增加科技含量,早、中、晚熟品种合理搭配,选择水肥条件较好,运输半径较近的坝区种植。按照“两个集中”和“退三下一”的发展原则,把海拔在1300米以上的甘蔗进行替换,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单产,把全镇甘蔗种植面积调整到6万亩。重点布局在幸福、慢蔗、红岗、勐底等高稳产地块。到2015年末,甘蔗种植面积调整到6万亩左右,亩产7吨以上,实现甘蔗农业总产量达45万吨以上,甘蔗工业入榨量达40万吨,农业收入达1.8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00元。

——特色果蔬。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发展特色果蔬面积达1万亩,产值达 5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14元。重点布局在幸福、邦洪、勐底三个光热、水肥条件较好的低热河谷坝区。

2、林业。积极抓好速生丰产业基地建设,做强做大核桃产业,积极培育咖啡、澳洲坚果等特色产业。

——核桃。坚持新植与管护并重,全面落实核桃“三率”建设,新植泡核桃9000亩,到“十二五”末全镇达到13万亩,重点布局在海拔1600米以上的适宜种植区。“十二五”期间,新植泡核桃0.9万亩,加强现有12.1万亩的核桃“三率”建设管护工作,力争核桃挂果率达60%,核桃产量达5500吨,实现产值115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43元。

——咖啡。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带动,发展咖啡种植面积达3万亩,重点布局在海东、忙峨、邦洪、勐底等沿南汀河和羊耿公路海拔在1400米以下的适宜区。到2013年,咖啡种植面积达3万亩,到2015年末,产值达45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43元。

——澳洲坚果。在现有8000亩的基础上,将海拔1200米以下的咖啡种植地块套种澳洲坚果,新植2.2万亩,总面积达到3万亩,重点布局在海东、忙峨、邦洪、勐底等海拔在800—1200米的适宜区。到2013年,澳洲坚果种植面积达3万亩,到2015年末,挂果达0.6万亩,产量达900吨,产值达24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3元。

——速生丰产林。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带动,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重点布局在羊耿二级公路、振兴二级公路沿线坡度在25度以上的地块和海拔在1400—1600米生态环境脆弱地段,到“十二五”末全镇发展速生丰产林面积达6万亩,实现产值63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00元。

3、养殖业。围绕龙头企业和畜牧产业发展项目,加快专业化、区域化发展步伐,推动畜牧业快速发展。到2015年,养殖业收入达1.7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00元。坝区重点发展生猪养殖,山区、半山区重点发展大牲畜和山羊养殖。

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到“十二五”末基本建立科学、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体系,使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达7.8亿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万元以上,年均增长22%以上,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