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基层教师张子义:带领山村孩子勤工俭学

2020-07-05 10:13:53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作者:消息 责任编辑:九久 字号:T|T

  1995年7月从临沧师范学校毕业后,分配到镇康县凤尾镇芦子园完小任教。1996年9月,张子义接任五年级全科教学,从此五六年级循环,连续担任5届小学毕业班班主任。今年8月31日,云南省有3位优秀基层教师到北京参加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张子义是其中的一员。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对于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凤尾镇中心学校福和希望小学的孩子们来说,这首古诗不但是课本内容,甚至还是他们的切身体会。

  孩子们常常挂在嘴边的“张校长”——张子义开创的希望小学半寄宿制食堂勤工俭学管理模式,让203名学生放学后不用自己捡柴生火做饭,还能在学校集体食堂每星期饱饱吃上一顿肉。张子义也因此荣获今年的“全国模范教师”称号。

  带领孩子们勤工俭学

  2004年9月,从小在山村长大,有多年山区任教经验的张子义调任福和希望小学校长。

  这所小学是该县首批半寄宿制希望小学,与其他学校有所不同,这里海拔高、交通闭塞,从学校到镇集有近30公里的山村公路,徒步要3个多小时。2005年以前,由于学校没有食堂,一些离学校较远的学生都是从家里自带粮食在学校做饭,最小的学生仅6岁。学校的学生因生活问题流失严重。

  为了住校生们的吃饭问题,不少学生家长专门找张子义谈。张子义三番五次走几十里山路,跑完县城又跑镇上,向上级请示做工作,最后得到了并不富裕的县教育局和中心学校的支持。2005年1月,学校食堂终于建成了。

  集体食堂建成后,该如何运作好成了一个难题。在张子义的努力下,学校召开住校生家长会,商议学生伙食费问题。经过商量,大家认为既能维持食堂正常运作,又能让学生吃得好,必须以勤工俭学为依托。

   高年级学生个个会种菜

  随后,全校师生就开始勤工俭学,他们把学校原有的基地认真围栅、精耕细作,种上白菜、卷心菜、洋花菜、葱、蒜等蔬菜,还种了芭蕉作为喂猪的青饲料,连学校几个大花台上也都种上了蔬菜。

  “学校要求老师要带学生上劳动技术课,时间都在下午。勤工俭学一般是中高年级的学生来做,低年级的学生只是接触一下。有了这样的劳技课,我想学生们对‘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等诗句会有更深的体会。”

  张子义说,勤工俭学模式开始前,学生们每周也能吃一顿肉,但数量少,蔬菜也不够吃。现在,有20%的肉、40%-45%的蔬菜实现了自给自足。

  通过养猪、种菜、出售茶叶,学校年创经济收入达16000多元,所得的收入全部投入食堂,提高了住校生的生活质量。甚至有的困难学生说:“在学校吃得比家里还好。”在这之后,学校再没有流失一个学生。

  为困难学生减免生活费

  有的困难学生在学校的勤工俭学模式中受惠更大。“有个学生叫李富,他父亲生病住院,家里因此欠下了债,拿不出每学期70多块钱的生活费。我对他的家长说,只要你们能把孩子送来读书,生活费学校给他免了。”张子义说,国家有了“两免一补”的政策,很多孩子上学都不成问题了。学校203名学生中,有10人在生活费上还存在困难,还有5名同学得到了希望工程的捐助。

  从改革运行学校集体食堂惠及学生,到为困难学生减免书本费和小菜钱,再到以人为本优化教师教学结构,张子义所在学校的成绩从全镇的集体五六名提升到第一名。

  福和希望小学半寄宿制食堂管理模式,去年成为了镇康县乃至临沧全市村办完小学生食堂运作的典型模式。近年来,这里也建起了希望小学,孩子们从此告别了漏水的校舍环境。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