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黄继光,临沂抗美援朝狙枪手杨振松的上甘岭岁月

2020-12-15 08:00:00 来源:郯城县政府网站 作者:消息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99.2高地对临沂88岁抗美援朝老兵杨振松来说,是朝鲜战场记忆中最深刻的地方。在那里,他不仅亲身经历过上甘岭战役——那场最为激烈的战斗,还因为在这个地方,他身负重伤,导致他的左眼失明。

炸碉堡、铁丝网

狙枪手冲锋在前

1950年,时年16岁的杨振松根据上级命令,保家卫国,从沈阳集合整编为180师539团1营1连1排2班,跨过鸭绿江,支援朝鲜前线。

当时的美军凭着先进的装备,时常炮轰我方前沿阵地,气焰嚣张、十分嚣张。根据上级指示,特组织战斗经验丰富的狙击手展开狙击,成立突击团,杀杀敌人的威风。

杨振松自告奋勇报名参加突击队。“打仗哪有怕死的。党让干啥我干啥,咱得讲纪律。”老式步枪是战士们的护身武器,当时舍不得随便开枪,都要等着敌人慢慢靠近,在确定范围内,才敢开动。如果子弹用尽,他们就跟敌人拼刺刀。

敌人的碉堡常常建在山顶高处。虽然天气寒冷,为了掩护自己不被暴露,杨振松常常趴在山沟里好几个钟头也不动弹一下。

作为狙枪手,杨振松每次身先士卒,第一个冲锋在前。他所负责的具体任务就是轰炸敌人的碉堡、炸铁丝网。“上级下了命令,哪个班先上就执行命令,没通知的就原地待命。”他拿着炸药,在其他战友的掩护下,悄悄从山涧低洼地方爬向敌人所在位置,炸开铁丝网,并将炸药安置在碉堡处。任务完成后,他奋力打了一个信号弹给隐藏部队做信号。有了他们做前锋,后方部队才能顺利开展反攻。

三天没吃东西

坚守阵地是使命

寒冷和饥饿常常是困恼他们最大的障碍。当时因为部队补给供应受到限制,杨振松和战友们硬是三天没吃上干粮。“当时每个人发一袋子炒米,一袋子炒面,约五六斤。”饿了就抓口吃,渴了就吃口山涧的白雪。

睡觉时,用塑料布铺在雪地上,常常睡到半夜就被冻醒。对战士们来说,坚守阵地是使命。“上甘岭战役时,有3天没吃饭。但是越饿越有劲。投入到战斗中,就不饿了,满身都是劲。”杨振松说,上级命令他们要把上甘岭的军旗守住,他们硬是在上甘岭打了7天7夜。

“战斗真是惨烈,我们死伤了很多人。”以身体堵塞敌人机枪眼,为冲击部队打开道路的特等功臣、特级英雄黄继光就是在这场战役中牺牲的。杨振松说,他们虽然不在一个连队,但在部队时,他曾见过黄继光。“电影《上甘岭》就是根据那段历史改编的。”

战场上两次负伤

左眼失明右眼受伤

当时,99.2高地是敌我双方对战的一处重要阵地,距离上甘岭不远。由于战略位置突出,敌人的炮火和敌机轰炸很频繁,战士们伤亡比较大。而就是在这次战斗中,杨振松的眼睛受了伤。

“当时我跟着连长,战斗都结束了,大家准备撤退,回去庆功。没想到敌人开始反攻,打过来炮火,子弹片打过来的时候,我就感觉头疼、头晕,两眼抹黑。”炮弹皮擦破了杨振松头部后面的视网膜神经,导致他的左眼失明,右眼也受到冲击。在以后的岁月中,他的右眼也逐渐丧失功能,双眼彻底告别了光明。

眼睛受伤后,杨振松还想留在战场上贡献自己的力量。但担架连、运输连考虑到他身体原因,安排他去了炮兵连。“那时候3人一组,给炮兵抬炮弹,我抬着中间的位置,也能跟上。”杨振松的左小腿也是在一次战斗中,因为躲藏不及时,被弹片擦伤。

1953年,由于身体原因,他被转送到后勤医院进行救治和疗养,于同年回国。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