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竹畲族镇:因地因时因人制宜 扎实推进防疫工作

2020-02-20 08:00:00 来源:丽水市莲都区政府门户网站 作者:叶灵垚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为保障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老竹镇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充分发挥党员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广泛动员群众参与防疫工作,做到科学防疫、有效防疫。 

  因地制宜,各出奇招。老竹镇各村根据自身情况,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手段,确保全时段守护辖区平安,实现疫情防控无死角。一是全员参战,上下一心。后坑村由于自然村分布散,需设卡点较多,防控压力大,仅依靠村干部、网格员以及党员,人员根本调配不开。为破解这个难题,后坑村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疫情防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家家户户“三班倒”24小时轮流值守,齐心协力共同守护家乡。二是两村联防,共克时艰。赤坑村和丁公村两村相邻,有共同的进出口道路,为了减轻卡点值守负担,达到更好防控效果,节省人力做好其他防疫工作,两村党支部和村委主动商量,实施两村联防,采取不进不出封闭式管理,防控取得良好成效。三是党员带头,冲锋在前。新陶村是个远近闻名的“红色村”,共有党员76名。面对突如其来的肺炎疫情,新陶村积极应对,第一时间暂停对外开放南乡革命纪念馆、新屋红色营地等教育基地,动员了所有党员参与到此次疫情防控,年轻党员带头落实卡点值班制度,老党员成立巡逻队做好疫情防控的宣传引导,发扬了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的党员精神。 

  因时制宜,精准发力。随着疫情形势变化,老竹镇第一时间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的最新决策部署,全面压实疫情防控责任,做到“高效决策、精细落实”。一是地毯式排查,不漏一户一人。123日,在召开疫情排摸工作部署会后,各村立刻对返乡人员进行“地毯式”排摸,做到入户排摸,一户一档,登记姓名、身份证号、联系电话、接触史、体温、来莲时间等信息,共排查出返乡人员共571人,实行居家隔离1419人。二是科学性封村,做好“最后一公里”。126日,根据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最新指示,老竹镇连夜对各村之间、村里各组之间的交通合理进行隔断,其中必要通行道路安排人员值守,非本村人员禁止进入,本村人员除必要不得外出,非必要出行道路则实行完全隔断,做到各村、组之间至少要保障一条“生命通道”,共设置卡点23个。三是封门式隔离,确保防控更严密。22日,为保证隔离效果,防止隔离人员私自外出,老竹镇为居家隔离户贴上是“居家观察”的封条,标明居家隔离期限以及干部联系电话,并安排专人负责每户的物资供应以及垃圾处理,共“封门”216546人。镇纪委每天下村督查村内居家隔离封条是否已按排摸情况张贴到位,是否有损坏等现象,做到及时通报及时整改。 

  因人制宜,对症下药。疫情期间,老竹镇针对不同人群实施灵活多样的管控措施。“绿色通道”显周到。老竹镇在疫情防控期间严格实行“不进不出封闭式管控”,为方便因身体疾病需定期去医院治疗人员进出,老竹镇开通“绿色通道”。通过前期细致摸排,整理出“绿色通道”人员名单218人,23日凌晨,连夜将“绿色通道”人员名单送达各村卡点和镇级卡点,确保了防控工作及时有效开展。“一人一证”畅通行。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方便工作人员出行,21日,老竹镇为镇干部以及镇属部门防疫工作者发放工作证共178张,一人一证,统一编号,以确保工作证仅用于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不被外借他人或用做与工作无关的其它事项,并做好登记管理,严把工作证发放关、使用关。“跑腿服务”暖民心。老竹镇各村在从严落实封闭式管理的同时,村干部纷纷做起了群众的代购员、代办员,村民将所需物资上报村防疫指挥部或在村卡点值守处进行登记,居家隔离人员则通过电话联系登记,物资采购完毕后会由网格员亲自送上门。“跑腿”服务既落实了“宅家少出门"的疫情防控政策,又服务便民,温暖了群众的心。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