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口高峰旅游景区

2020-03-09 02:47:35 来源:博雅文化旅游网 作者:消息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晒口高峰旅游景区

晒口高峰旅游景区
  
晒口高峰旅游景区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高峰村位于邵武市区东部,距离市区18公里,辖7个村民小组,251户,902人,全村总面积29.6平方公里,土地面积34022亩,林地面积31044亩。2011年被授予“省级生态文明村”,素有“沉睡的宝地”、“城市后花园”的美称。高峰村拥有独特的地理条件,都是高山盆地,山青水秀,高山耸立,形成高山环绕的天然屏障。平均海拔480米,冬无严赛,夏无酷暑,气温终年温和湿润。因此,有着独特的自然景观,以生态之美著称。高峰村年平均气温17.6℃,年无霜期280天,年降雨量1850㎜,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原始阔叶林森林覆盖率达85%。

  高峰村在宋元时称黄溪村,主要是因为山中多硫铁矿,导致冬季溪底泛黄,故名黄溪。高峰村人情醇厚古朴,资源丰富,有着浓厚的人文景观和古朴的农耕文化,有许多旅游资源。这里颇有历史渊源。有清代古民建筑三座,有古民“三雕”景观,村落古井,老街旧巷,花鼓戏、山歌、龙舞,还有清代个修建的大王庙,九龙瀑布上游的扁担山海拔780米,并有祥云庵、试心石、仙鱼塘、歇脚石等名胜古迹。

  龚源书院。龚姓家族在下黄堂香严寺书院未办之前,许多子弟就是在龚源书院读书的。他们在名师的指导和河虾聪明泉后,许多人考上了修车没进入邵武郡学就读。又有许多秀才考上举人。又有许多举人考上进士,具体人数无法统计。

  大王庙。金一位龚姓武将,弘扬他的爱国精神。原来只是一座小庙,清时扩建。

  祥云庵。此庵建于南宋理综宝祐年间。此庵祷雨特灵,每每应验。在祥云庵有仙人灶、石经崖,试心石、石井、天池、乌龟石、歇脚石七景,特别是在清末的咸丰八年,太平天国军石达开部,在撤离福建奔向贵州之时,留下了许多年老女眷。他们在此庵秘密住下来。这些女眷有许多知识较高的人,还写下了大量的诗篇、诗稿,在“文革”中被毁。

  唐代墓群。消失了的西堡村山后,有许多唐代的墓葬。有重要的考古价值。

  黄溪口廊桥。该桥于清乾隆间建,有七楹,长十丈,广一丈,中间一间有三尊菩萨。文革时期,把廊桥木材拆去建食堂、仓库。在咸丰五年七月,沙县、顺晶的红巾军潘才老、钟心老子等人攻占那口凌云山及龚君观后,派兵攻打高峰。高峰一度被占领,在黄溪口桥上杀了几十人。

  明代建的石桥。一座是东堡桥,又名花桥,在黄溪最东端上。明处洪武年间建,明成化年间重建。还有一座叫仁里桥。在黄溪上,明正德年间建,相传仁里这两字是当时副都御使陈泰取的。这两座桥原来都有桥屋,供人夏天乘凉和--之用。

  聪明泉和长寿泉。高峰有两口泉井。一口泉井叫“聪明泉”,唐朝建安令龚肃御任后定居高峰村龚源自然村,龚家在龚源掘了一口井,喝了这口井的人都非常会念书,这口井让龚家出了许多进士,故称“聪明泉”。另一口泉井叫“长寿泉”,位于查墩组,这里的村民常年饮用这里的泉水,九十岁以上的老人很多,问起村民长寿的原因,除了山里空气好,食物没污染,最重要的是长期饮用品质优良的泉水。“长寿泉”水源上方山坡被二万多亩的原始林覆盖,山上长有二百多种野生中草药材。由于自然植被完好无损,生态环境协调稳定,四季雨量充沛,因而形成有益元素成分适量的泉水。长期饮用优质泉水,吃不施加化学肥料的粮食,才使得村民延年益寿。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