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菇铺就幸福路

2017-12-23 18:22:37 来源:微信公众平台 作者:古田发布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点击『下方绿标』收听音频 

      阳光下美丽的菌类,呈现了自然界循环往复中此消彼长的现象,展示了植物、动物、微生物之间不断交替的美妙形态之一。它是时光在悄然改变一切时留下的部分记忆,也是生命化腐朽为神奇的一股强劲的力量,它的生长、发育过程令人充满期待和希望!也许,它是神对人类展露的—朵朵最温情、最神秘的微笑。它生长的规律里蕴藏着颠扑不破的天意。

 

  假如你看到菌类从含苞待放的菇蕾,到伸长菌柄,展开菌盖、菌褶,以初来乍到怯生生的眼光注视着这个纷繁的世界,她们那种争奇斗妍的神态,你绝不会无视它的纯净、质朴、稚嫩,从而不敢萌生一丝非分之想。它使人想起人类的婴儿期,让人生发全身心去爱护的冲动!她们在昼夜温差的刺激下且歌且舞地邀约着,成群结队地钻出菌丝体的牵绊,静静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仿佛是人们驯养的家禽家畜,温驯地匍匐在离地面最近的地方,一丛丛,一簇簇,置身在斑驳的光影里,色彩斑斓,千姿百态,蓬勃着、灿烂着娇嫩身姿,叫人不忍下手采摘。

  当第一缕阳光照在红褐色的菇棚上,把草尖上的露水擦干.菇农们就将刚采摘下的金黄的银耳,铺在竹席上清理杂质和污点,用清水漂洗成晶莹剔透的雪白,再放置在特制的烘干房里慢慢烘干,装进扎口的密不透风的薄膜袋里,如同束之高阁的待嫁千金小姐,只等翻山越岭的菇贩们找上门来。那些从菇房里采收的湿漉漉的香菇,舒展着娇嫩的身子,犹如参加选美大赛的众多佳丽,在竹席上排着长队,等待着菇农挑剔的选美眼光。这一道严格的挑选、分拣程序,是脱水烘干前必不可少的工序。

 

  菌类的子实体在风中盛开时,姑农们又陆续走出家门,为下一茬的播种做着准备。浓郁的乡村氛围在山间弥漫,在菇乡滋长。

  这是古田最常见的种植菌类的乡村景象。

 

  人工种植菌类的起源,可追溯到800年前。浙江庆元人吴三公常入深山密林狩猎和采集野生菌蕈.在日积月累的观察中发现伐倒的阔叶木表皮被砍伤后,伤处常长出香菇,此法屡试屡验,这便是人工栽培香菇“砍花法”的由来。在生产实践中,吴三公还发现一些树木虽经砍花却多年不出菇,不知何故,无奈之下不禁仰天长叹,以斧猛敲,这一敲不要紧,却惊动了菌丝的萌发,数日后菇出如涌,此便是后世菇民不传之秘一“惊蕈术”。他创制出古老砍花法和惊蕈术,为贫穷的山区菇民开辟出一条良好的生财途径,造福了人类。

  菌类人工种植技术的发展,从最早的段木香菇砍花法到现在的袋栽,经历了漫长的800多年,而技术突破的革命性雷声,最早是在古田大地上响起。它凝聚了无数古田人的辛勤汗水和聪明才智。特别是最近几十年,经过众多古田人的不懈努力,使菌类产品从宫廷贡品走到百姓餐桌,他们功不可没。值得古田人自豪的是,一部分本地农民,重点是在改革开放后,在食用菌产业里的贡献,值得大书特书,其意义非同寻常,已经直接影响了人类的食品结构,为人类提供了全新的蛋白质来源。古田人所创造的食用菌技术,改变了山区人民的生产、生活。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古田人先后研究突破了银耳棉籽壳代料袋栽、香菇室外袋栽、竹荪室外人工栽培三大技术,在全国率先掀起了银耳、香菇、竹荪生产的“三次浪潮”,直接促成了全国食用菌产业的改朝换代。

  古田人工栽培成功的珍稀菌类,当家品种主要有银耳、香菇、竹荪、茶树菇、姬松茸,它们撑起了食用菌产业的半壁江山,其余像猴头菇、灵芝、黑木耳、灰树花、杏鲍菇、鸡腿菇、平菇、金针菇、草菇、蘑菇等几十个品种都有零星种植。这些菌类,经古田大地上的能工巧匠们勤劳的手,在适宜的营养、阳光、空气、温度、水、酸碱度的作用下,菌丝经过萌发、定值,发育、分化,最终形成了实体单生、丛生、群生,长成毛茸茸、美丽无比、蔚为大观的菌类世界。 

  近年来,因为古田人完成了食用菌关键的发明创造,使得这个庭院经济项目,像生机盎然的物种悄然在全国所有山区农村大面积安家落户、蓬勃成长。当古田成熟的食用菌技术在举国传开时,许多地方的山民奔走相告,以各种方式传递着信息,从中原到塞外,从西部到新疆、海南,菇类的菌丝铺成的线路比公路、铁路还要稠密,还要漫长,其旺盛的触角,在山区蔓延的同时,也向大、中城市延伸。

 

  从零星种植---支柱产业---国家标准制定到如今的“全国食用菌之都”,向世人宣告了古田食用菌在世界范围内不可撼动的地位!历史上有多少人在食用菌事业上,终其一生,耗尽心血也一无所获。古田发明者们多么幸运,他们在不经意的改变中,改写了食用菌的历史。但他们的发明,既没有申报专利,也没有设置技术壁垒,他们毫无保留地奉献出技术,让大部分中国山区农民分享了成果,从而,改变了他们的生活状况,使他们找回了曾经不曾拥有的尊严,摆脱了如影随形的贫困,并以此为砖,敲开了商品经济的大门。

 

  古田这一方热土因为食用菌,最大地激发了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也使得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千年古县散发璀燦的光芒。


       本文选自2015年出版的古田县地方文化丛书《临水古田》(原题为《菌类的事情》,有删减。)

       诵读:蔡健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