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贫故事】驻村干部杨永高——民心聚,我心欢

2020-12-11 00:00:00 来源:丹寨县人民政府门户网--引导页 作者:县总工会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那一年,我初来开展党建扶贫工作,女儿正在读高一。

现如今,我依然坚守脱贫攻坚一线,女儿已大学毕业!

六年多来,我的足迹遍及南皋乡大寨村的山山水水、每家每户,见证了大寨村从贫困户的识别建档、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产业发展到实现脱贫摘帽,不知流了多少汗水,其中的苦与乐,只有我知道!


杨永高与群众查看大寨村农作物情况


2014年3月8日,我开始到南皋乡大寨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与乡政府的4名同志组成大寨村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我们将大寨村分成5个片区,每人负责一个片区,作为工作组组长,我要求负责最边远的乌喜自然寨(九组),乌喜自然寨的发展与变迁,正是大寨村减贫摘帽的缩影!

初到乌喜

乌喜自然寨居住着43户184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0户,132人,是大寨村最偏远的村民小组。从村委会走小路沿竹留河而上,涉水1小时再爬40分钟的山才到,开车经乡政府驻地再绕过相邻的雷山县地界也要一个多小时。

开车去乌喜,岔离相邻雷山县的水泥硬化路,便是泥泞的毛坯路,雨天,泥泞的毛坯路很滑,外面的车不敢进去,里面的车不敢出来!

2014年3月12日,我上任的第四天!天晴已经几天,估计路干了,才与乡联系领导和村长决定去乌喜自然寨开展工作。清早过去,用的虽然是乡里的越野车,但还是在接近目的地3公里左右的地方,被烂泥困在了那里,无奈先把陷入烂泥的车丢在山上,步行40多分钟才到达乌喜。一到寨口,便看到水井前的一个10几平米的水凼周围,横七竖八地停放着十几辆摩托车,我当时戏称为“乌喜车站!”。进寨是十几公分宽的泥土路,不到20米,便看到10多个参差不齐的“厕所群”,有大胆的青年骑车进寨,不知摔了多少跤,我们去的时候,村民潘友因翻摩托车摔伤了腰,还躺在床上。寨上的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留在家里的是“996138部队”(老人、小孩、妇女),满目的沧桑与凄凉,逐户走访完毕,天已全黑,在村长的亲戚家匆匆吃晚饭便原路返回,打着手电、脚踩高低不平的羊肠小道,1个多小时才到雷山县的水泥路。我们的车因陷入烂泥动不了,只好打电话叫乡里另派一辆车来接,第二天才组织村民把陷入烂泥的车推出来。

杨永高到贫困户家走访


深夜回到村里,翻看走访记录,乌喜自然寨差不多户户吃低保!深有感触,于是写下了“路!路!路!路!制约了乌喜自然寨的发展!虽然用乡里的越野车去乌喜自然寨开展工作,但还是在接近目的地3公里左右的地方,被烂泥困在了那里,无奈先把陷入烂泥的车丢在山上,步行去走访!”的工作笔记!乌喜通硬化路成了我的第一块心病!也一直在为乌喜寨的通组硬化路和发展奔忙!

后到乌喜

不久,我和单位领导沿竹留河淌水而上送“寨管委”的各种牌牌和制度去悬挂(当时,全县正在推行“寨管委”工作),虽然早就叫组长通知群众集中开会,我们到时,稀稀拉拉的只来七八个人,连组长家二楼的大门口都坐不满!可见,当时的民心是何等涣散!于是,如何把乌喜寨的民心聚起来,又成了我的一块心病!

乌喜的变迁

2015年,经多次跟乡政府汇报乌喜自然寨的情况后,终于协调到“一事一议”水泥、沙子300吨、垃圾桶等物资,组织动员村民实施步道和庭院硬化、美化,硬是在寨内开辟出一条4米宽的消防通道,寨内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同时硬化了通组公路300米。起初,村民们急于求成,听说只搞寨内建设,不修路,纷纷抱怨:“要整就一起整,不整就什么也不整!”我耐心地劝导他们:“大家先把寨内建设好,我们再想办法修路,不要因为不修路,就不搞寨内建设,如果错过‘一事一议’寨内建设项目,等路修好了,才来建设,就像‘过了这个村,就没有那个店’那样,就难了!”果不其然, 在寨内建设基本完成后,2017年底,乌喜迎来了“组组通”的好政策,到2018年底,原来的4公里多通组毛坯路硬化完毕。村民们特别珍惜这条路,自发定期清理路边的杂草。


杨永高查看水源


乌喜寨的人畜饮水和灌溉都共用一股山泉水,一到枯水季节,村民们因抢水而经常发生争吵。为了解决他们的饮水困难,我与他们穿山越岭寻找水源,找到水源后,又协调县水务局帮助解决水管等物资,2019年初,家家户户都用上了自来水。

在积极抓该自然寨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2016年,我引导打工返乡创业的潘大军、潘大生兄弟发展林下生态土鸡养殖,2017年获得成功后,先后带动潘希科、潘希祖、余大荣、王义、王开民等10余户贫困群众共同发展,并成立了“贵州省丹寨县军生堂孵育养殖专业合作社”,现在,年出栏生态土鸡50000羽以上,年纯收入100多万元。

再到乌喜

现在,之前戏称的“乌喜车站”成了真正的停车场,当初的“厕所群”变成了4米宽的大道。通了硬化路,用上太阳能,喝上自来水,建起卫生厕,发展养殖业,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民心自然聚起来了,只要听说是村里或上级领导来,广播一喊,男女老少都会团拢过来,喜笑颜开的围坐在消防通道上等候!什么工作都好做了!每次去那里,他们都会热情的挽留我们吃饭和住宿,甚至围起我们的车子,久久不愿离开!如果问我驻村有什么收获,我会高兴的说:“最大的收获,就是把乌喜群众的民心聚起来了!”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