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音乐: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类

2020-06-17 09:21:16 来源:凯里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容与 字号:T|T

  苗族音乐按其形式可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类,每一类又有各种不同的调式,反映不同的内容。

  苗族声乐有飞歌、游方歌、多声部情歌、古歌、酒歌、嘎百福歌、大歌、龙船歌等。

  飞歌,音调高亢嘹亮,豪迈奔放,曲调明快,有强烈的感染力,曲调有二十余种,调式不一,各有特点。格调上,基本都是高亢激昂的,其曲调结构多为A、B二段体。A段即歌头,往往由两个乐句组成,节奏自由,舒缓而宽广;B段收尾,节奏鲜明、活泼有跳跃感,在结束前,常以渐慢速度作拖腔,与A段的自由节奏相呼应,形成完整的曲调。“飞歌”情调开朗、曲调流畅手法洗炼、用音单纯、曲式完整,体现了苗族人民开朗豪放的性格特征和思想感情真挚自然的流露。

  “游方歌”即情歌,是苗族男女青年在“游方场”上用以交流思想、倾诉爱慕思恋之情的曲调。比较简单的是一段体曲式,即一句乐曲作无限反复,只在结束时才加上一至二小节用前词唱的收尾曲式。“游方歌”中,曲调最优美的要算凯里、雷山、台江接壤地带的“游方歌”。这种曲式结构多为A、B二段体。A段为主体,低回委婉,优美动听,旋律进行像歌剧中的“咏叹调”;B段为歌尾,速度较为明快,近似于歌剧中的“宣叙调”,结束时速度缓慢、节拍自由与A段相呼应。演唱时讲究强弱起伏,均用假嗓、气息深厚、音量轻柔、表达入微的感情。

  古歌、酒歌,是苗族人民生活中常见的民歌体裁。每逢佳节或婚姻喜庆酒晏,人们常用酒歌来祝福酬谢;席间酒后,老人们往往用酒歌曲调来传唱历史,歌颂民族英雄和祖宗的业绩。酒歌曲调旋律起伏不大,庄重严肃,带朗诵风格,常常是一个章句的无限反复,仅因歌词调值不同而稍有变化。

  苗族乐器主要有管乐、打击乐。

  管乐乐器有芦笙、芒筒、箫、笛等。芦笙是苗族人民最常用的一种簧管吹奏的民间多声部音乐乐器,由六根长短不一,内装大小不同的铜簧片的竹管开有音孔,吹奏时只需按其音孔就可产生不同音响效果,形成和音。苗族芦笙有四类,其一为“排笙”(也称套芦笙);其二是由两支音阶相差一个八度的大、小芦笙组成的母子芦笙;其三是由一对音质、音量、音阶完全一致的芦笙组成的对芦笙(也称齐奏芦笙);其四是由高中、低音阶相差各一个八度的3支芦笙和9至15支芒筒组成的芒筒芦笙。芒筒是将树干挖空或楠竹做成筒,内装一根带有簧片的竹管,使用时吹奏竹管,靠筒内的共鸣和音伴奏,声音低沉宏亮,雄沉深厚。一支芒筒只有一个音,不能吹奏曲调,起伴奏作用。夜箫、姊妹箫是地区性乐器,有五音孔和六音孔之别。五音孔夜箫有簧,音质柔和纤细,柔情,是青年男女谈情说爱时吹奏的乐器。横笛也是地区性乐器,有五音孔、六音孔、七音孔之分,音质清脆响亮,是青年男女传递感情的媒介物。

  打击乐器有铜鼓和木鼓。铜鼓是苗族人民珍惜和喜爱的一种民间乐器,主要分布于巴拉河流域各苗族村寨。解放初期共有64面,其中开怀、平乐33面,挂丁、格冲23面,舟溪1面,鸭塘2面,九寨3面,凯棠1面,旁海猴场1面。“文化大革命”时期,铜鼓被当作破铜收购和“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横扫,除寨瓦存2面、赏郎和凯棠各存1面外,其余均不存在。2007年,铜鼓已恢复到24面,其中原存旧鼓4面,从外地购进5面,购买新鼓15面。旧铜鼓系响铜铸成,喇叭口盆型,腰略小,腰外一对弧形提耳,鼓面有四形浮雕图案,中心有一直径约12厘米的12角变形菊花,鼓内平滑,鼓面直径及进深各约100厘米,重约25公斤,厚约2厘米。每面铜鼓配无耳木桶1只,鼓棒1根,棉鼓槌1个。木鼓系苗族祭祖活动乐器。舟溪情郎李氏宗族每年农历二月首个亥日,均举行“翻鼓节”祭祖活动。木鼓长约150厘米,直径约30厘米,系将楠木凿空,两头绷上牛皮而成,用时置于木架,鼓棒敲击,随声舞蹈。活动结束,置之鼓主楼上。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