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甸县沿河村:产业越做越红火,日子越过越“硬气” 相关信息

2019-11-27 15:12:00 来源:罗甸县人民政府 作者:张松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2019年,罗甸县罗悃镇沿河村村民班积硬很“硬气”,得益于信贷扶持创业发展火龙果产业,日子越来越红火,再也没有穷日子贫身份。

早年一家人外出务工、返乡务农,天灾欠收、救济度日,总摆脱不“穷日子”,2014年戴上了“穷帽子”,被识别成精准扶贫户。

班积硬正在给果树修剪枝条

我不想当贫困户,想撑直腰做人。”班积硬肯学会学,2016年在村里的火龙果基地务工。掌握了管用实用的种植和管理技艺后,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心里萌生:干脆自己承包果园来做,肯定挣钱!

没有钱,就找当地的农村信用社贷款,首次信贷加上积蓄凑齐了8万元,就包下果园,种上果子。2017年实现创收21万元,净盈利超过10万元。

有了好收益,日子也要过得“硬气”,盖房添瓦,新居新生,还要摘掉“贫困户”帽子,2017年底,班积硬主动申请脱贫,成了当地“名噪一时”的脱贫典型。

班积硬的果园

今年我付出去8万块人工钱。”从“尽量不请人”到“带着大家富”,班积硬觉悟提升,贡献突出。刚开始承包了80亩火龙果种植,心里没底,害怕风险,第一选择是节省支出,尽量不请人。2018年开始,在好收益的基础上,班积硬应时增加规模。村民们看在眼里,登门求教。班积硬的思维逐渐转变,要让村民们也富起来。

他的基地开的工资高,120块一天,用工也很灵活,可以兼顾自己的家务活。”基地务工的村民告诉记者,班积硬很耐心,教他们怎么修枝,如何采授粉,什么时间最适宜?关于火龙果施肥、蔬果等关键技术,沿河村的村民们只要想学来问,他都倾囊相授。有了技术支撑,村民们将玉米地改种火龙果,全村火龙果种植面积扩展到400多亩,14户农户实现增收,5户贫困户以此脱贫。

火龙果打包发快递

传播种植技术,引导带动农户,统一挂网销售,提升供货能力,班积硬成为沿河村火龙果种植的“龙头户”。

班积硬不满足现状,2018年,他利用金融扶贫政策红利,信贷30万元买下并改造了整片100亩种植基地。

主营京东商城挂网销售,依托自家果园自产和全村种植产出,班积硬打出“薄利多销”的市场牌,以每年3万余斤果品供应,年创收1520万元左右的成绩,创造了高质量稳定脱贫的沿河村奇迹。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