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甸县布乃村:荒山变形,果海绿洲助脱贫 相关信息

2019-12-19 15:58:00 来源:罗甸县人民政府 作者:计秘密杨昌林何登成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罗甸县素有“小山亚”之称,夏天昼夜温差大,冬天气候温暖,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也促使许多热带水果在这里“安家落户”。

近日,在罗甸县罗悃镇布乃村的火龙果种植基地里,10多名村民也乘着暖阳,对火龙果进行除草、施肥、拉枝……

就近务工,布乃群众喜开颜

现在基地里还有一批未成熟的果子,冬天温度比起夏天较低,要格外注意补充养分。”村民罗加逢告诉记者,自从两年前,村里引进企业给这片荒山“改头换面”,发展红龙果种植项目,她和其他10多名村民就来基地里务工,不仅离家近,一个月还能有3000多块钱的收入,算下来,一点也不比出去打工赚得少。

荒山荒坡遍地,耕地资源稀少的现状,把布乃村的许多青壮年都赶出去务工,留下了大量的留守老人、儿童和妇女。”罗悃镇布乃村驻村工作队队长黄元斌感慨地说到,全村共有人口211913人,大部分的青壮年都外出务工了,留下来的劳动力总要找地方安置!

没资金,没技术,要想在这片土地贫瘠的荒山荒坡上找出路,确实比登天还难。”

布乃村百香果产业

思路决定出路。20179月,布乃村在镇政府的积极协调下,引进贵州氧康天下农旅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以逐年40元、48元、60元每亩的价格流转村民土地460亩,采取有机模式,发展脐橙、火龙果、柚子等精品水果种植,充分盘活土地资源,让荒山荒坡变成金山银山。

我们聘请的工人,主要优先贫困户以及向附近村寨村民倾斜,平均每天用工18人左右,多的时候可达30多人接近40人。”公司负责人冉启义说, 工人进来以后,首先就要进行种植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培训,现在基地里的长期工基本上具备技术员的水平。

我们在里面学技术,以后想种了,自己也有底子嘛。”村民罗加逢笑着说到。

昔日“不毛之地”,如今“果海绿洲”。

布乃村火龙果产业

今年,得益于科学的管理和良好的天气,基地100多亩的火龙果试挂果产值就达20多万元。”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可观的发展前景坚定了公司发展的信心和决心,目前,公司在原有规模上又扩大了500多亩的种植面积。“预计明年的用工量会达到日均60人左右,年用工5000多人次。”冉启义说。

找准了发展“风向标”, 布乃村村支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将继续发挥好各项服务职能,加快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引进更多优质企业,为村民致富脱贫“添砖加瓦”,实现“产业”带动“就业”,“就业”促进“增收”,“增收”助力“脱贫”的良性循环。

为打好脱贫成效巩固的基础,布乃村仍将紧紧围绕农村产业发展“八要素”,立足打造“一村一品”,为进来的“龙头”企业做好后续服务,积极协调土地流转,做好利益联结,为全村的剩余劳动力,特别是贫困户,解决就近就业的问题,让群众增收脱贫更有后劲。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