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桂芸 退休老大姐热心助力法律公益事业

2020-04-28 08:00:00 来源:青岛市市南区政务网 作者:消息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郑桂芸是市南区八大关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站的志愿者,她是一名入党几十年的老党员,退休前从事过行政、党务、信访工作,积累了大量的基层工作经验,担任人民陪审员十六年,参加庭审上千次,目睹了法律的威严,也领略了庭审中温情的调解和人文关怀。作为一名老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入党的誓言不能忘;作为一名人民陪审员,法律的准则要刻在心中。郑桂芸怀着服务群众,弘扬法治的初心,来到市南区八大关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站,每日坐班,风雨无阻。她常说:“法律服务站就是开在群众家门口的‘法律便利店’,万一有群众来访却找不到人,这不是让人干着急、白跑腿?” 有几次,郑桂芸患了重感冒,身体不适,大夫嘱咐要卧床休息,但郑桂芸却依旧坚持坐班。她真诚和热情地接待每一位来访者,把来访者的“小事”当做“天大的事”,用经验和智慧解决每一个纠纷和矛盾。
  在从事法律服务以来,郑桂芸深入实践,不断的探索新方法、新思路,帮助群众解决了难题,在群众中积累了良好的口碑,经历了无数感人瞬间。2017年1月19日农历腊月二十二,风雪交加,年关将至,一位年迈的母亲为了再一次拯救她的儿子奔走在风雪之中,几经周折,最终她找到了郑桂芸。经过询问,郑桂芸得知这位母亲正因为儿子透支信用卡,并且借高利贷欠下巨额债务,儿媳离去,债主催债,不知如何是好,已经三天三夜没有合眼,饭也吃不下,她形容自己每天就像生活在绞肉机上。郑桂芸拉着老人的手,轻声安慰,安抚了她的心情。紧接着又在腊月二十六日、二十八日,与老人进行了2次交谈,给老人讲解了相关法律,指出了解决问题的方向。根据老人的实际情况,郑桂芸又多次协调法律援助中心及律师事务所对案件进行帮助和指导,之后在离婚、借贷、信用卡透支三次开庭的应诉中,又推荐岛城知名律师代理。最终,老人的儿子承担了相应的法律责任,与债主签定还款计划。现在,老人的儿子每天打两份工,努力挣钱还债,抚养年幼的孩子,生活又恢复了平静。老人对郑桂芸动情地说:“我一辈子没和法律打过交道,遇事两眼一抹黑,不知道该怎么办,是你帮助了我,我现在虽然有压力但我不绝望,我从心里感谢你!”
  “婚姻是什么?钱钟书说:“婚姻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过同一种生活,它需要互相欣赏、理解和包容。”这是由郑桂芸主导,市南区八大关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站自编的“普法书”第一篇《读懂婚姻》的开头。这本“普法书”是郑桂芸带着服务站的专职人员一起,利用空余时间编写的,每篇的字数均在2000字左右,共计一万五千余字,用心之处可见一斑。《读懂婚姻》《糊涂的儿媳妇》《公婆的遗产该怎样面对?》《可爱的高大妈》等七篇中的法律故事均为生活中的真实案例,通过郑桂芸的整理编写,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叙述,让普法宣传少了些死板,多了些可读性和趣味性。
  在郑桂芸的办公室里,放着厚厚一摞本子,里面是她一笔一划写下的调解记录。每次拿起这些记录本,郑桂芸都很感慨,她说:“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在社会,也无论是遇到了什么事情,都要用法治的思维去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那样就能使我们在纷繁复杂中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同时走出迷茫和困境,找回信心和希望,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努力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王女士从农村来到青岛,嫁给身体残疾的丈夫,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但丈夫家人在处理公婆遗产时的不公平令她倍感委屈和愤懑,整个咨询过程她哭成了个泪人。为了帮王女士打开心结,郑桂芸秉持一颗同情心,在与王女士的丈夫及丈夫家人的交流中,与之讲法律、讲情理,最终使事情得到了较为圆满的解决。经过郑桂芸的调开导,王女士平复了情绪,心理得到安慰并最终得以释怀。
为了不断的总结和积累,郑桂芸每月将调解案件以及回访情况进行整理,并将典型案例编写成文,用作工作参考。典型案例被胶州市、市北区及外省市考察团人员带走传阅并大为赞扬。如今,郑桂芸的事迹不仅在社区居民中传颂,还被各大媒体报道,《人民调解》杂志也向郑桂芸约稿,对其调解方法进行宣传报道,越来越多的群众来到市南区八大关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站寻求她的帮助。2007年,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授予郑桂芸“青岛市优秀人民陪审员”称号。2018年12月,郑桂芸被评为“市南十大金牌调解员”。2019年度被评为“德耀市南”先进个人,入选为文明市民。我们衷心希望越来越多的“郑大姐”加入到人民调解的队伍来,弘扬“枫桥经验”,让法治更加深入民心,更多的老百姓用法律去解决问题,全民共建新时代法治社会。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