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宗:防疫生产两不误 稳定增收有盼头

2020-02-16 00:00:00 来源:师宗县人民政府门户网 作者:师宗县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一年之计在于春,从疫情“阻击战”到乡村“春耕战”,师宗县广袤农田成为了抗击疫情新战场不少人心存焦虑:如何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确保春耕生产工作顺利进行“菜篮子”产品能否产得出、运得走、供得上?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来到了农业企业和田间地头。

    记者首先来到位于彩云镇石洞村委会的国泰隆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蔬菜基地,看到有很多工人忙碌的身影散布在田间地头,这边的菜心刚刚出苗,工人们正在除草,而另一边的蔬菜已经到了“中耕管理时期”,工人们忙着间苗,还有一片区域的蔬菜则已经到了采收时节,工人们正在忙碌着采收成熟的蔬菜。

    蔬菜基地共有1500多亩,平常有200多个工人在这里工作,今年因为遭遇新冠肺炎疫情,用工人员都是经过排查的本地人员,并且优先雇佣建档立卡户,虽然人员缩减,但短期内能够维持企业的正常生产,这不,今天的蔬菜装车、消毒等工作都在有条不紊进行。

我们按照相关部门的要求每个工人过来都要量体温,必须要戴口罩,人员不能密集,现在生产已经基本进入正轨,从9号复工到现在已经出菜两个货柜。”国泰隆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经理肖宗标对企业复产正常生产充满信心。

 

    近期,师宗县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农业生产,相关部门及时成立5个企业复工复产工作组, 指导农业行业企业按要求压实防疫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并对复工复产工作及疫情防控进行指导服务,主动帮助企业解决好员工居住、通勤交通、物流、生产经营等方面遇到的问题

    据统计,目前师宗县冬春蔬菜种植面积龙头企业加群众零星种植达12万余亩,预计产量18万余吨。企业及合作社产品有稳定的销售渠道,品种以菜心、香葱、生菜为主,产品主要销往广州、深圳等地,农村群众零星种植的白菜、青菜等品种大都上市,能满足本地供应需求。

    同样在彩云镇小矣则三场三中心烤烟育苗基地也是一片忙碌景象,调肥、装料、放盘等育苗工序正井然有序进行。全县共有60个育苗点,各育苗点根据自身实际,制定了切合实际的疫情防控和育苗工作方案,通过与其他职能部门的联合,将疫情防控贯穿烤烟育苗全过程,统筹抓好育苗工作的各个环节。

    师宗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党委书记、经理史航向记者介绍说:“全县的育苗工作时在月底基本上结束,以保证大田移栽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把疫情防控跟育苗工作抓实以后,对于我们烟农增收、政府财税保障是有一个基础工作。”

    做好烤烟育苗工作意义深远,打好疫情防御战责任重大,师宗县烟草部门全力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围绕提质增效目标,抢抓节令,确保疫情防控和烤烟育苗双推进。目前,全县60个烤烟育苗点的育苗和疫情防疫工作正有序开展,为全县烤烟高质量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而这时的竹基镇抵鲁村委会,挖掘机隆隆的声响打破了疫情笼罩下的萧条肃静。记者来到竹基镇抵鲁村委会干水塘,看到挖掘机正在进行紧张作业,这标志着师宗县千亿斤粮食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抵鲁片区项目是师宗县2019年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建设项目之一,虽因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制约,项目破土动工延迟,但相关部门夯实责任,明确任务分工,在确保疫情防控安全的前提下加强沟通、全力配合,督促项目建设进度,确保如期完成高标准粮田建设各项目标任务。

    师宗县竹基镇抵鲁村委会党总支书记尹家传说道:“知道项目开工了,群众们可高兴坏了。因为路通、水通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可以多种经营、多种种植,路不通水不通大家只能种玉米,一亩收入只有300元到400元左右。路通水通了,我们不管种菊花还是种其他的农作物,一亩收入在2500到3000左右,收入成几倍的翻涨,老百姓打心底里特别支持。”

    据了解,师宗县2019年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建设项目总建设规模18300亩,建设地点为师宗县葵山镇的查拉村、大同街道办的牛宿村、竹基镇的抵鲁村、雄壁镇束岗村、高良乡设里村、龙庆乡的庄科村等6个片区,于2月14日,项目的10个标段全面开工或复工建设,整个项目工程建设有望在4月底全面竣工投入使用,方便项目片区群众生产生活。

    与疫情战斗,与农时赛跑,就要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在农田忙起来。师宗县坚持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两不误,让菜篮子”产品产得出、运得走、供得上,并确保春耕生产工作顺利进行。

作者:杨金花 孙石庆 杨自林 孙海波)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