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妈妈靠双脚走到拉萨

2020-03-03 00:20:39 来源:定日县政府新闻网_日喀则市_西藏 作者:西藏商报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我一直想写一篇博客,主要内容是讲两代人的四十年。”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徐燕妮道出了想写这篇文章的由来,她的父母是在1951年随张国华将军的十八军大部进藏的,直到离休才回到内地;2014年她的哥哥也暂时结束了在西藏四十年的生活、工作回到内地休养,现在侄子也在西藏上班,“对于西藏,我们一家既有奉献,更有很深的感情。”

“故土难离就是我们这些藏二代的西藏情结。”徐燕妮说,西藏对她来说应该是第一故乡。

文/记者 张会莉

图/徐燕妮提供

小时候:被父母送走就嚷着要回拉萨

徐燕妮的父亲徐大猷,祖籍湖北,1952年从西南军区文工团调到十八军五十三师文工队,并跟随部队进军西藏;母亲耿珊舟,安徽砀山人,1951年跟随十八军大部,靠双脚走到西藏拉萨,是现在还在世的为数不多的“首批进军西藏的女兵”之一,也许还是年龄最小的女兵。“我的父母是在十八军相识、相爱的。”徐燕妮说,西藏解放后,她的父母分别转业到地方工作,参与西藏的建设。

“父母是在西藏的时候有了我和哥哥,然后回到内地分娩的。”徐燕妮说,当时的西藏条件特别艰苦,医疗条件不好,生孩子必须要回到内地,交通工具就是大卡车,在路上一走就是十天半个月的。“我还在娘胎里时就走了一趟川藏线。”徐燕妮说。

小时候,徐燕妮回内地最主要的原因是上学。“父母一把我和哥哥送回内地,我们就想着父母什么时候来接我们回拉萨呢?”徐燕妮说。当时她和哥哥在内地生活条件很好,但他们还是很想回到西藏。

长大后:工作内调仍旧关注西藏

1974年,徐燕妮真正开始了在西藏的工作生活,那一年,她被父母接回拉萨读高中,是插班生。1975年,徐燕妮高中毕业,开始了两年的插队下乡生活,在堆龙德庆县。“当时的农村条件特别艰苦,但是我都没有离开西藏的想法。”徐燕妮说,“常常说西藏是第二故乡,其实应该说是第一故乡,我的朋友、家人都在西藏,而且我对西藏的环境也越来越熟悉。小时候的拉萨城,骑自行车就能走完,从东到西。”

1998年,因为小孩上学等原因,徐燕妮内调到北京工作。“我对西藏有很深的感情,我们一家人都对西藏有很深的感情。”徐燕妮说,“最留恋西藏的人情味。”

康藏高原英雄班

1951年,我的母亲——五十三师文工队的女兵耿珊舟,作为12名女兵之一,在班长彭家英的带领下,参加了甘孜机场的抢修建设,那一年她才16岁。高原的春天十分寒冷,为了解决食宿,又不惊扰当地百姓,女兵们沿着山坡挖坑洞,稚嫩的小手被坚硬的石头磨破了皮,也没有人叫苦叫累。女兵们和男同志一样上山砍木材、劈树枝、背木头。在挖好的坑洞上面架上原木铺上树枝,糊上稀泥和成的土。窑洞建好了,她们还到处寻找色彩各异、形状漂亮的鹅卵石,嵌成各种图案和标语,如“解放西藏 保卫国防”、“修建机场 支援前方”,以鼓舞士气。

白天,在工地上,她们干着和男同志一样的活:挑土、锤石、拉沙子、扛木头,许多人的肩膀磨破了,腰扭伤了,生病了……都不肯停下来休息,她们的心里只有一个愿望:“早日修好这条‘空中通道’,以保障前方进藏部队的物资供应。”当年,甘孜的春季,气候恶劣,女兵们的脸全都晒得脱了皮,由于长期吃不上蔬菜,她们个个口唇干裂、指甲凹陷。望着一个个瘦小的身板,黝黑黝黑的脸庞,一说话,就露出洁白的牙齿,同志们爱怜地称她们为“黑人牙膏”。连师首长看见这些小女兵,都十分钦佩,纷纷树起大姆指,说:“你们是了不起的小女兵,是我们‘康藏高原英雄班’!”

高原的夜晚寂静而寥廓,女兵们劳累一天,睡在自己亲手挖的窑洞里,心中是无比的温暖和自豪。夜深了,她们睡得很沉、很香。

夜己经很深了,没有人会想到危险正在一点一点向她们逼进,也许是白天太劳累了,也许是因为太年轻了,当时,竟然没有一个人发现有什么异常情况。突然一声闷响,整个窑洞塌了下来,泥和土一下子将12个睡梦中的女兵全埋了起来。原来半夜里下起了大雨,雨水冲垮了窑洞。这时,连长指导员带领着战士们赶来了,不敢用铁锹挖,怕伤着女兵们,就用手刨,手被树枝刺破流血了也全然不顾;下着大雨煤油灯点不着,就用两三个手电筒照着,刨着扒着,还不断地叫着每一个女兵的名字:“彭加英、李淑惠、耿珊舟……”当这些女兵被救出来的时候,这些平时干着再重再累的活都不曾掉一滴眼泪的女孩子们,还来不急拍净身上的泥土,抱着班长的胳膊就哇哇大哭起来。看到这情景,指导员、班长的眼里也泛起了泪花。那一夜,这12人中有4位女兵在睡梦中永远地告别了自己亲爱的战友们,她们再也没有醒来,她们宛如高原上盛开的格桑花,永远地在布绒朗山山坡上绽放。幸存的几位女兵,在此后的解放西藏、建设西藏的事业中,仍然继续着自己的革命生涯。

(文/徐燕妮)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